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云
浣溪沙·一曲鸞簫別彩云。宋代。吳文英。 一曲鸞簫別彩云。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宋代]:吳文英
一曲鸞簫別彩云。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
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一曲鸞簫別彩雲。燕釵塵澀鏡華昏。灞橋舞色褪藍裙。
湖上醉迷西子夢,江頭春斷倩離魂。旋緘紅淚寄行人。
“一曲”三句,上片述一位女子與郎君分別時的哀傷?!安试啤保處椎馈杜R江仙·夢后樓臺高鎖》詞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句。這里據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注》說:“彩云,指小萍,系歌女也?!迸魅斯f:“自從郎君用凄哀的鸞簫聲吹了一曲離別曲與我告別。在柳絮飄舞的分別處,我對郎君說:‘當你走了之后,我將不再打扮自己,從此鈿釵上會因沾了灰塵而失去光澤;那銅鏡也會因為不去拭拂而逐漸昏暗?!K于郎君離我而去,我久久地凝望著送郎遠去,以致身上飄滿了一身柳絮,將穿著的藍裙蓋得消褪了顏色,也還不忍離開這與郎君的分別處。”
“湖上”三句,下片寫女主人公盼郎忠于愛情,不生異心。此言“彩云”姑娘,去信告誡郎君:“希望郎君在西子湖畔不要沉湎在酒色之中,以致使我這個在‘江頭’天天望郎歸的‘倩娘’因相思而‘離魂’(即逝世),從而折斷了你我倆的相思紅線。”“倩離魂”,用《太平廣記》中“倩女離魂”典故,并與上句“西子”映襯。又說:“隨信我將把思君的胭脂淚封上,希望羈旅在外的郎君見信后能更加鞏固我倆的愛情?!?/p>
此詞或是作者追憶杭妾之作。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
:
曹家達
幽意值所適,冶游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愿安靜,逼抑成沸煎。
幽意值所適,冶遊良未然。木末搖東風,溪水鳴濺濺。
人心抱幽默,相激各自賢。豈不願安靜,逼抑成沸煎。
明代:
張天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云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何處丹青妙入神,筆端拗出桃源春。黃雲碧嶂閒春色,應有知機人避秦。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明代:
凌義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
明代:
陳子升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祇園甘露滴,使我宿酲消。獨自留方丈,諸天不寂寥。
行蹤泥芳草,吟興寫芭蕉。已作逃禪客,無煩折簡招。
:
傅義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