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黃晉卿北山紀游韻
和黃晉卿北山紀游韻。元代。吳師道。 三洞金華北,蒼蒼夾徑松。瀉空噴百澗,拔地立千峰。林石敧還整,巖梯絕復通。向田瑤草碧,隱樹晚花紅。嵌竇推舟入,椒庭載酒從。洗觥忙羽士,捧研喜山童。陟嶺驚逾峻,沿流竟莫窮。千年杏仙鹿,兩寺互僧鐘。擘裂森開峽,傳聞舊化龍。轉霆奔雪浪,禜旱卻玲瓏。水際朱藤蔭,巖阿青桂叢。亭荒馀磊磊,云出正濛濛。蘭若知何許,芙蓉復在東。五盤隨屈曲,一路聽琤琮。山斷俄為野,湍平不見空。暮房深榻靜,朝磬小樓重。傳玩遺髹缽,興嗟對殯宮。拂衣登嶺去,穿棘少人逢。飛殿仍遙峙,重關故不封。歸尋草堂卷,坐戀水軒風。兩紀三人合,相看一笑中。孤蹤忻影逐,薄技愧才雄。別袂分殘雨,衡門翳野蓬。后游寧未卜,思劇謾憧憧。
[元代]:吳師道
三洞金華北,蒼蒼夾徑松。瀉空噴百澗,拔地立千峰。
林石敧還整,巖梯絕復通。向田瑤草碧,隱樹晚花紅。
嵌竇推舟入,椒庭載酒從。洗觥忙羽士,捧研喜山童。
陟嶺驚逾峻,沿流竟莫窮。千年杏仙鹿,兩寺互僧鐘。
擘裂森開峽,傳聞舊化龍。轉霆奔雪浪,禜旱卻玲瓏。
水際朱藤蔭,巖阿青桂叢。亭荒馀磊磊,云出正濛濛。
蘭若知何許,芙蓉復在東。五盤隨屈曲,一路聽琤琮。
山斷俄為野,湍平不見空。暮房深榻靜,朝磬小樓重。
傳玩遺髹缽,興嗟對殯宮。拂衣登嶺去,穿棘少人逢。
飛殿仍遙峙,重關故不封。歸尋草堂卷,坐戀水軒風。
兩紀三人合,相看一笑中。孤蹤忻影逐,薄技愧才雄。
別袂分殘雨,衡門翳野蓬。后游寧未卜,思劇謾憧憧。
三洞金華北,蒼蒼夾徑松。瀉空噴百澗,拔地立千峰。
林石敧還整,巖梯絕複通。向田瑤草碧,隱樹晚花紅。
嵌竇推舟入,椒庭載酒從。洗觥忙羽士,捧研喜山童。
陟嶺驚逾峻,沿流竟莫窮。千年杏仙鹿,兩寺互僧鐘。
擘裂森開峽,傳聞舊化龍。轉霆奔雪浪,禜旱卻玲瓏。
水際朱藤蔭,巖阿青桂叢。亭荒馀磊磊,雲出正濛濛。
蘭若知何許,芙蓉複在東。五盤隨屈曲,一路聽琤琮。
山斷俄為野,湍平不見空。暮房深榻靜,朝磬小樓重。
傳玩遺髹缽,興嗟對殯宮。拂衣登嶺去,穿棘少人逢。
飛殿仍遙峙,重關故不封。歸尋草堂卷,坐戀水軒風。
兩紀三人合,相看一笑中。孤蹤忻影逐,薄技愧才雄。
別袂分殘雨,衡門翳野蓬。後遊甯未蔔,思劇謾憧憧。
唐代·吳師道的簡介
吳師道(1283—1344),字正傳,婺州蘭溪縣城隆禮坊人。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歲。聰敏善記誦,詩文清麗。19歲誦宋儒真德秀遺書,乃致力理學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學說。元至治元年(1321)登進士第。授高郵縣丞,主持興筑漕渠以通運。因為官清正,被薦任國子助教,延祐間,為國子博士,六館諸生皆以為得師。后再遷奉議大夫。以禮部郎中致仕,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
? 吳師道的詩(129篇) 〕
近現代:
朱青長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云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戲挽鴻濛訪赤松,瑤池車駕幾人從。迷途具茨悲前馬,沸鼎殘羹欲豢龍。
貝闕漸深雲叆叇,天衣璀璨玉丁東。塵堆已隔方壺遠,怕問蓬山第二峰。
明代:
畢自嚴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岳孔林游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傳聞海蜃幻樓臺,仙屋籌添瑞氣開。岱嶽孔林遊屐遍,何當把臂向蓬萊。
:
黃克晦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滿目慚高隱,白發盈頭愛落暉。
薄暮登城暑氣微,風含睥睨欲沾衣。
青山滿目慚高隱,白發盈頭愛落暉。
清代:
陳恭尹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操存不改舊書生,幾載官衙飯菜羹。小郭自臨三水上,十州同識獨清名。
俸錢每用填民歉,坐舫時因送客行。我從能言言不盡,口碑先已到神京。
:
李宣龔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事業欲安說,溪邊柳成圍。當時叩門人,百過亦已衰。
此園在城東,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貴耳,濁醪爭載窺。
南北朝:
鄒浩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后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
蕪城兆霜雪,潁川凋芰荷。昔別情已矣,今別情奈何。
英英二三子,行亦車懸■。後日知誰同,蟬聲猶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