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雁二首
歸雁二首。唐代。杜甫。 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云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云。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唐代]:杜甫
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
云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
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云。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萬裡衡陽雁,今年又北歸。雙雙瞻客上,一一背人飛。
雲裡相呼疾,沙邊自宿稀。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
欲雪違胡地,先花別楚雲。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陰暮,江南日色曛。傷弓流落羽,行斷不堪聞。
歸雁二首創作背景
杜甫自大歷三年(768)正月帶著全家離開四川,在湖北、湖南飄泊了兩年多,寫下九十多首詩,其中以《歸雁》為題的詩寫了四首。到了衡州,杜甫寫《歸雁二首》(翻宋本第二首題名為《再吟》),對衡陽雁北飛寄予無限牽掛。歸是主題,雁是道具,詩人借雁抒發難以排遣的愁緒鄉思。
杜甫自大歷三年(768)正月帶著全家離開四川,在湖北、湖南飄泊了兩年多,寫下九十多首詩,其中以《歸雁》為題的詩寫了四首。到了衡州,杜甫寫《歸雁二首》(翻宋本第二首題名為《再吟》),對衡陽雁北飛寄予無限牽掛。歸是主題,雁是道具,詩人借雁抒發難以排遣的愁緒鄉思。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
明代:
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元代:
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游。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我住雲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潭上遊。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
弘歷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云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再來應是歲庚辰,珍重高年命屢申。早識雲卿擅當代,不教疏傅獨前人。
華茵聯句朋猶昨,綺閣懸燈物共春。眠食倘彊思亟見,宴陪撒荔莫辭頻。
唐代:
龐蘊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里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
行學非真道,徒勞神與軀。千裡尋月影,終是枉工夫。
不悟緣聲色,當今學者疏。但看起滅處,此個是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