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樂·雨兒飄
普天樂·雨兒飄。元代。張鳴善。 雨兒飄,風兒飏。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元代]:張鳴善
雨兒飄,風兒飏。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雨兒飄,風兒飏。風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卷起凄涼。風雨兒怎當?風雨兒定當。風雨兒難當。
譯文
雨在飄灑,風在吹揚。地場好夢風驚醒,細雨斷人腸。風過梧桐葉,寸點落芭蕉。風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愴,雨和著風卷起陣陣凄涼。風雨讓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卻一定讓人承受。它實在難于讓人承受啊!
注釋
飏:即“揚”,吹動。
“風吹”句:意謂風聲打斷了好夢。
怎當:怎么禁受得住。當,抵擋。
這是一首抒情曲,題作“愁懷”,但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一個風雨交加之夜,寫環境的凄涼,以自己對風雨的獨特感受,來曲折地表達自己內心悲愴的愁懷。此曲以風雨起興,用復沓手法,交錯嵌入“風雨”二字,反復詠嘆,語義回環,氣勢貫注,在藝術上很有特色。作者沒有直接寫愁,而且似乎說自己正在做著“好夢”,愁是風雨“卷起”的。這種含蓄的寫法,令人更感到愁懷的深切難言。全曲每句均以風、雨起頭,風、雨排列的次序有所變化,而風雨始終貫穿全篇。這在詩詞中是大忌,而在散曲中,卻是別具一格的文字體式。這樣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一唱三嘆的效果,使全曲別有一種音樂的美。
唐代·張鳴善的簡介
張鳴善 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至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實的動亂與污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
...〔
? 張鳴善的詩(9篇) 〕
元代:
徐賁
千嶂松風百嶂云,春山行遍此尋君。林園花盡逢人少,賴有鶯聲到處聞。
千嶂松風百嶂雲,春山行遍此尋君。林園花盡逢人少,賴有鶯聲到處聞。
宋代:
釋惟一
逢人乞一文,袋進而敵國富。
不是下生遲,嫌佛不肯做。
逢人乞一文,袋進而敵國富。
不是下生遲,嫌佛不肯做。
清代:
屈大均
羅浮采藥失佳期,聞道嵩陽錫杖移。珠海含君千里月,秋光長得慰相思。
羅浮采藥失佳期,聞道嵩陽錫杖移。珠海含君千裡月,秋光長得慰相思。
明代:
顧璘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里一開襟。
云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嘆浮沉。
西園虛閣對高林,閉戶焚香養道心。勝地幾年頻悵望,歸帆千裡一開襟。
雲深獨鶴蕭蕭舞,海近寒龍細細吟。明月倚闌無限興,莫因人世歎浮沉。
宋代:
張侃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
達人胸次與天寬,到處浮家得細看。滿盌莼絲浮碧色,不妨邀客話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