繅絲曲
繅絲曲。清代。陳景鐘。 三春雨足桑葉肥,家家飼蠶晝掩扉。三眠三起近小滿,桑葚垂垂葉已稀。盼得紅蠶齊上箔,更喜同功繭不薄。大婦收拾繅絲車,小婦安排湯滿鑊。銀絲抽繹比清霜,虛室堆床生白光。啞啞軋軋聲不絕,綠陰低處新絲香。小姑回頭笑問嫂,轉(zhuǎn)眼相看織成縞。茜紅鴨綠染隨心,長剪腰裙短裁襖。嫂云小姑爾未知,阿哥正苦賣絲遲。明朝抱入城中去,已值官糧征比時。
[清代]:陳景鐘
三春雨足桑葉肥,家家飼蠶晝掩扉。三眠三起近小滿,桑葚垂垂葉已稀。
盼得紅蠶齊上箔,更喜同功繭不薄。大婦收拾繅絲車,小婦安排湯滿鑊。
銀絲抽繹比清霜,虛室堆床生白光。啞啞軋軋聲不絕,綠陰低處新絲香。
小姑回頭笑問嫂,轉(zhuǎn)眼相看織成縞。茜紅鴨綠染隨心,長剪腰裙短裁襖。
嫂云小姑爾未知,阿哥正苦賣絲遲。明朝抱入城中去,已值官糧征比時。
三春雨足桑葉肥,家家飼蠶晝掩扉。三眠三起近小滿,桑葚垂垂葉已稀。
盼得紅蠶齊上箔,更喜同功繭不薄。大婦收拾繅絲車,小婦安排湯滿鑊。
銀絲抽繹比清霜,虛室堆床生白光。啞啞軋軋聲不絕,綠陰低處新絲香。
小姑回頭笑問嫂,轉(zhuǎn)眼相看織成縞。茜紅鴨綠染隨心,長剪腰裙短裁襖。
嫂雲(yún)小姑爾未知,阿哥正苦賣絲遲。明朝抱入城中去,已值官糧征比時。
唐代·陳景鐘的簡介
景鍾,(清)字幾山,號墨樵,今杭州人,乾隆六年(1741)舉人,擅山水,仿元人筆意。
...〔
? 陳景鐘的詩(1篇) 〕
宋代:
梅堯臣
綠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飛輕鳥翮。
瓜步山傍夜泊人,石頭城邊舊游客。
綠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飛輕鳥翮。
瓜步山傍夜泊人,石頭城邊舊遊客。
宋代:
張元干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臺東。
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處。陵遷谷變總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臺東。
西窗一夜蕭蕭雨。夢繞中原去。覺來依舊畫樓鐘。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風。
宋代:
司馬光
操業(yè)五常備,艱難六極全。
仲尼難語命,裨灶不知天。
操業(yè)五常備,艱難六極全。
仲尼難語命,裨竈不知天。
元代:
周權(quán)
寒侵竹屋瓦燈青,獨據(jù)枯梧興似僧。落月推窗看殘雪,梅花半樹一溪冰。
寒侵竹屋瓦燈青,獨據(jù)枯梧興似僧。落月推窗看殘雪,梅花半樹一溪冰。
宋代:
王珪
五云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fā)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五雲(yún)迎曉禁廬開,不及華衣曳老萊。
寶藏發(fā)函金作界,仙醪傳羽玉為臺。
唐代:
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