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九月末南湖對菊)
八聲甘州(九月末南湖對菊)。宋代。張鎡。 對黃花猶自滿庭開,那恨過重陽。憑闌干醉袖,依依晚日,飄動寒香。自嘆平生豪縱,歌笑幾千場。白發欺人早,多似清霜。誰信心情都懶,但禪龕道室,黃卷僧床。把偎紅調粉,拋擲向他方。□喚汝、東山歸去,正燈明、松戶竹籬旁。關門睡,盡教人道,癡鈍何妨。
[宋代]:張鎡
對黃花猶自滿庭開,那恨過重陽。憑闌干醉袖,依依晚日,飄動寒香。自嘆平生豪縱,歌笑幾千場。白發欺人早,多似清霜。
誰信心情都懶,但禪龕道室,黃卷僧床。把偎紅調粉,拋擲向他方。□喚汝、東山歸去,正燈明、松戶竹籬旁。關門睡,盡教人道,癡鈍何妨。
對黃花猶自滿庭開,那恨過重陽。憑闌幹醉袖,依依晚日,飄動寒香。自歎平生豪縱,歌笑幾千場。白發欺人早,多似清霜。
誰信心情都懶,但禪龕道室,黃卷僧床。把偎紅調粉,拋擲向他方?!鯁救?、東山歸去,正燈明、松戶竹籬旁。關門睡,盡教人道,癡鈍何妨。
唐代·張鎡的簡介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寺主簿,遷司農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齊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
? 張鎡的詩(65篇) 〕
明代:
王恭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解印行歌出將營,千軍流淚共含情。鄒陽書上誰稱屈,王粲才高賦謾成。
天連故國銅魚遠,霜落寒江白雁鳴。自愧神交驚此別,不堪離恨更沾纓。
宋代:
周邦彥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鉤。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舊識回文譜,新諧遠調謳。望歸朝對鏡,合飲夜藏鈎。
融蠟粘花蒂,燒檀暖麝油。雙眉誰與畫,張敞自風流。
宋代:
宋伯仁
不為鱸魚憶故鄉,只緣心事近重陽。
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不為鱸魚憶故鄉,隻緣心事近重陽。
鬢絲添得三分白,空被黃花笑一場。
清代:
張問陶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里庭闈感歲華。
何日鄉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君至欣如我到家,剪燈絮絮問三巴。一年聚散悲身事,萬裡庭闈感歲華。
何日鄉居隨父老,不堪旅食飽風沙。近來苦憶鄉園樂,牛背斜眠嗅稻花。
宋代:
周密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云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
碧海沉沉海上山,山頭樓觀五雲間。人間方士多無賴,故把釵鈿戲阿環。
清代:
嚴金清
佳節無端動旅愁,明河遙看渡牽牛。九州兒女穿針夜,四海詞人折桂秋。
郢曲喧傳絕域外,凱歌聽唱大刀頭。時平不廢防邊略,鐵笛寒聲隱戍樓。
佳節無端動旅愁,明河遙看渡牽牛。九州兒女穿針夜,四海詞人折桂秋。
郢曲喧傳絕域外,凱歌聽唱大刀頭。時平不廢防邊略,鐵笛寒聲隱戍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