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封侍御天目劉先生初度
壽封侍御天目劉先生初度。明代。董其昌。 方丈與清都,堯封信有無。卯金來太乙,庚度葉彭巫。萬石家聲大,三朋骨相殊。鳴珂傅祖硯,懷玉紹庭謨。遂振青氈舊,將同墨綬趨。鳳毛元異種,鸞誥表鴻圖。持滿心嘗下,登高膽尚粗??蠟檐嚿衔瑁适毓戎杏?。令節書云后,徵詞愛日符。繡衣將父意,綵筆得朋俱。絳老難為弟,荊丘比壯夫。慚非瓊玖質,聊以慶懸孤。
[明代]:董其昌
方丈與清都,堯封信有無。卯金來太乙,庚度葉彭巫。
萬石家聲大,三朋骨相殊。鳴珂傅祖硯,懷玉紹庭謨。
遂振青氈舊,將同墨綬趨。鳳毛元異種,鸞誥表鴻圖。
持滿心嘗下,登高膽尚粗??蠟檐嚿衔瑁适毓戎杏?。
令節書云后,徵詞愛日符。繡衣將父意,綵筆得朋俱。
絳老難為弟,荊丘比壯夫。慚非瓊玖質,聊以慶懸孤。
方丈與清都,堯封信有無。卯金來太乙,庚度葉彭巫。
萬石家聲大,三朋骨相殊。鳴珂傅祖硯,懷玉紹庭謨。
遂振青氈舊,將同墨綬趨。鳳毛元異種,鸞誥表鴻圖。
持滿心嘗下,登高膽尚粗??蠟檐嚿衔?,甘守谷中愚。
令節書雲後,徵詞愛日符。繡衣將父意,綵筆得朋俱。
絳老難為弟,荊丘比壯夫。慚非瓊玖質,聊以慶懸孤。
唐代·董其昌的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歷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后謚“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杰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
? 董其昌的詩(379篇) 〕
宋代:
謝翱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
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
巖巖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獨抱震馀桐,橫此風中石。
夢見一道者,手持青瓦礫。謂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識。
宋代:
劉宰
妙年意氣已橫秋,不為身謀為國謀。
斥去佞臣談笑里,英名高壓漢朱存。
妙年意氣已橫秋,不為身謀為國謀。
斥去佞臣談笑裡,英名高壓漢朱存。
唐代:
孟郊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里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地上春色生,眼前詩彩明。手攜片寶月,言是高僧名。
溪轉萬曲心,水流千裡聲。飛鳴向誰去,江鴻弟與兄。
宋代:
釋善珍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余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草沒亭臺不見蹤,故交掩淚立寒風。
食魚客去餘空館。放鶴童歸棄舊籠。
唐代:
全祖望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
以茲幾躊踷,孤負卜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
此間良足樂,思蜀還瞿然。既戀善和書,亦念原氏阡。
以茲幾躊踷,孤負蔔居萹。我家舊吟社,近在孤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