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
靈仙閣晚眺寄鄆州韋評事。唐代。李商隱。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共誓林泉志,胡為尊俎間。華蓮開菡萏,荊玉刻孱顏。爽氣臨周道,嵐光入漢關。滿壺從蟻泛,高閣已苔斑。想就安車召,寧期負矢還。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閑。定笑幽人跡,鴻軒不可攀。
[唐代]:李商隱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共誓林泉志,胡為尊俎間。
華蓮開菡萏,荊玉刻孱顏。爽氣臨周道,嵐光入漢關。
滿壺從蟻泛,高閣已苔斑。想就安車召,寧期負矢還。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閑。定笑幽人跡,鴻軒不可攀。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共誓林泉志,胡為尊俎間。
華蓮開菡萏,荊玉刻孱顔。爽氣臨周道,嵐光入漢關。
滿壺從蟻泛,高閣已苔斑。想就安車召,甯期負矢還。
潘遊全璧散,郭去半舟閑。定笑幽人跡,鴻軒不可攀。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
宋代:
釋行海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姑蘇臺上鹿麇來,流水千年去不回。
野草青青都是恨,春風不放百花開。
宋代:
任希夷
只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
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隻為羊車巒靚妝,會皇合殿燭無光。
宮中不解嫁鸚鵡,臺上安能來鳳凰。
清代:
鄧漢儀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后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白狼山下白三郎,酒後偏能說戰場。颯颯悲風飄瓦礫,座間人似到昆陽。
清代:
曾尚增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云樹迷千里,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太塘嶺下好停車,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莧嘗來偏有味,鷦鷯隨處可為家。
夢中雲樹迷千裡,壁上煙嵐識九華。最喜僧雛能解事,殷勤頻獻奧香茶。
清代:
屈大均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懷中保子二齡馀,弄爾西窗舊讀書。我指卿卿新畫像,可憐未解淚沾裾。
宋代:
邵雍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
人言垂釣辯浮沉,辯著浮沉用意深。
吾恥不為知害性,等閑輕動望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