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diào)歌頭 九首 其一 送汪教授
水調(diào)歌頭 九首 其一 送汪教授。明代。陶安。 都城柳絲綠,曾跨錦驄游。玉堂紫薇花發(fā),不聽故人留。卻憶江東云樹,薄采浙西芹藻,氈冷亦風流。移榻謝山下,菡萏碧波浮。煮茶壚,題詩筆,庋書樓。瀟瀟官舍,如此疏鬢不勝秋。教雨潤流名郡,愛日晴烘歸路,未許久林邱?;厥孜逶评?,鳴玉鳳池頭。
[明代]:陶安
都城柳絲綠,曾跨錦驄游。玉堂紫薇花發(fā),不聽故人留。
卻憶江東云樹,薄采浙西芹藻,氈冷亦風流。移榻謝山下,菡萏碧波浮。
煮茶壚,題詩筆,庋書樓。瀟瀟官舍,如此疏鬢不勝秋。
教雨潤流名郡,愛日晴烘歸路,未許久林邱。回首五云里,鳴玉鳳池頭。
都城柳絲綠,曾跨錦驄遊。玉堂紫薇花發(fā),不聽故人留。
卻憶江東雲(yún)樹,薄采浙西芹藻,氈冷亦風流。移榻謝山下,菡萏碧波浮。
煮茶壚,題詩筆,庋書樓。瀟瀟官舍,如此疏鬢不勝秋。
教雨潤流名郡,愛日晴烘歸路,未許久林邱?;厥孜咫?yún)裡,鳴玉鳳池頭。
唐代·陶安的簡介
(1315—1371)明太平府當涂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 陶安的詩(552篇) 〕
元代:
陳高
落日清溪上,涼風梓樹秋。北來船竟泊,南去水空流。
宇宙終無極,干戈未肯休。野人無意緒,獨立數(shù)歸鷗。
落日清溪上,涼風梓樹秋。北來船竟泊,南去水空流。
宇宙終無極,幹戈未肯休。野人無意緒,獨立數(shù)歸鷗。
明代:
袁凱
只今何處無黃菊,醉著茅茨有幾人?賢婦稍能知此意, 雞為黍莫辭貧。
隻今何處無黃菊,醉著茅茨有幾人?賢婦稍能知此意,殺雞為黍莫辭貧。
清代:
龔鼎孳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云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貯腹書千卷。更空明、一泓秋水,霧飛雲(yún)遣。老筆紛披姿媚出,冰灑鐵梅芳泫。
高詠遍、蜀箋吳繭。六代江山文酒地,記孝侯、臺畔春陰淺。
宋代:
韓琦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jīng)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quán)。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jié)倒垂蓮。
中山風物有前緣,經(jīng)賞重陽第五年。莫為素毛悲晚歲,且吹黃菊酌芳筵。
退求僻郡疑邀寵,甘老窮邊似好權(quán)。笑問此身何計是,不如嘉節(jié)倒垂蓮。
兩漢:
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