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楊 秋柳,倚陳西麓體
垂楊 秋柳,倚陳西麓體。近現代。吳梅。 西風故院,認錦屏樹色,一絲天遠。跨馬長堤,半城殘照棲鴉滿。柔條經過清霜浣,嘆流水六朝風卷。縱年來啼雨顰煙,恨個儂歸緩。應念江空歲晚,對金縷舊歌,不堪重展。路入陽關,有誰高處吹蘆管。紅樓幾度催刀剪,抱客笥寒衣忍典。自銷凝白下聽秋,秋夜短。
[近現代]:吳梅
西風故院,認錦屏樹色,一絲天遠。跨馬長堤,半城殘照棲鴉滿。
柔條經過清霜浣,嘆流水六朝風卷。縱年來啼雨顰煙,恨個儂歸緩。
應念江空歲晚,對金縷舊歌,不堪重展。路入陽關,有誰高處吹蘆管。
紅樓幾度催刀剪,抱客笥寒衣忍典。自銷凝白下聽秋,秋夜短。
西風故院,認錦屏樹色,一絲天遠。跨馬長堤,半城殘照棲鴉滿。
柔條經過清霜浣,歎流水六朝風卷。縱年來啼雨顰煙,恨個儂歸緩。
應念江空歲晚,對金縷舊歌,不堪重展。路入陽關,有誰高處吹蘆管。
紅樓幾度催刀剪,抱客笥寒衣忍典。自銷凝白下聽秋,秋夜短。
唐代·吳梅的簡介
吳梅(1884—1939),字瞿安,一字靈鶴,號霜厓,別署吳某(梅的古體字)、腥庵、臒盞、厓叟、逋飛、呆道人,室名奢摩他室、百嘉室,江蘇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曾任北京大學、南京東南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上海光華大學、南京中央大學和金陵大學教授。著有《霜厓曲錄》、《霜厓四劇》、《詞學通論》、《南北詞簡譜》、《詞學講義》、《顧曲麈談》、《中國戲曲概論》、《曲學通論》、《元曲研究》、《遼金元文學史》等。
...〔
? 吳梅的詩(137篇) 〕
宋代:
左緯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 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妻兒共一區,日夜謹相守。遙驚白旗來,不覺四散走。
汝 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聞哭聲,相見真成偶。
宋代:
方一夔
招隱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圣凡。
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千函。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
招隱誰招到碧巖,自嫌黃綬映青衫。月光童子分根柢,金粟如來混聖凡。
勝賞莫辭空百盞,麗酬不記達千函。竦身便脫塵埃去,徑上清虛謝轡銜。
清代:
毛奇齡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艷紅如剪。贅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正河陽花滿。秋水芙蓉,豔紅如剪。贅婿淳于千裡至,早已題詩齊苑。
喜今日、光生銀管。古署催妝開錦席,看一堂、紫罽鋪香軟。
清代:
成鷲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云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天外三更來鶴神,老翁白發參差新。明知昨日有今日,同是一人非兩人。
海印乍生虛室白,谷風不動明窗塵。興來策杖入雲去,極目莽蒼何處春。
宋代:
李綱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松林繚峻嶺,百尺森蔥青。不知何年種,天矯亂龍形。
濃陰翳修途,當暑有馀清。長風一披拂,時作波濤聲。
宋代:
曹勛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
瀰瀰水檻俯橫橋,水面新荷影動搖。
時向青空飛白鷺,不妨悲翠立蘭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