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經(jīng)樓語
題經(jīng)樓語。宋代。釋印肅。 般若貫華嚴(yán),涅槃通寶積。迷則龍宮海藏,悟則一字不識(shí)。教演三伯余會(huì),度人無數(shù)百億。如今滿目放光明,十二部經(jīng)詮不及。崔田彭族祖墳林,無欠無余樓獨(dú)立。大千沙界納其中,無說無聞?wù)胬?。遠(yuǎn)祖近宗無不超,得意生身乘此力?,F(xiàn)存一族福綿綿,世出世間福何極。
[宋代]:釋印肅
般若貫華嚴(yán),涅槃通寶積。
迷則龍宮海藏,悟則一字不識(shí)。
教演三伯余會(huì),度人無數(shù)百億。
如今滿目放光明,十二部經(jīng)詮不及。
崔田彭族祖墳林,無欠無余樓獨(dú)立。
大千沙界納其中,無說無聞?wù)胬妗?/p>
遠(yuǎn)祖近宗無不超,得意生身乘此力。
現(xiàn)存一族福綿綿,世出世間福何極。
般若貫華嚴(yán),涅槃通寶積。
迷則龍宮海藏,悟則一字不識(shí)。
教演三伯餘會(huì),度人無數(shù)百億。
如今滿目放光明,十二部經(jīng)詮不及。
崔田彭族祖墳林,無欠無餘樓獨(dú)立。
大千沙界納其中,無說無聞?wù)胬妗?/p>
遠(yuǎn)祖近宗無不超,得意生身乘此力。
現(xiàn)存一族福綿綿,世出世間福何極。
唐代·釋印肅的簡介
釋印肅(一一一五~一一六九),號(hào)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屬江西)人。六歲從壽隆院賢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發(fā),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開元寺受戒。游湖湘,謁大溈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歸壽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營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肅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卷上《年譜》、《悟道因緣》、《塔銘》?!∮∶C詩,輯自《普庵印肅禪師語錄》,編為三卷。
...〔
? 釋印肅的詩(332篇) 〕
唐代:
許棠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云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tái)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竹檻匝回廊,城中似外方。月雲(yún)開作片,枝鳥立成行。
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天臺(tái)頻去說,誰占最高房。
明代:
顧璘
一日脩一事,王官森如林。逝矣運(yùn)甓子,誰哉念分陰。
一日脩一事,王官森如林。逝矣運(yùn)甓子,誰哉念分陰。
宋代:
趙時(shí)韶
行到頹墻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著梅花便帶愁。
行到頹牆與斷橋,試和明月拗枝頭。
江南多少閑兒女,帶著梅花便帶愁。
明代:
張羽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郭門南面似襄州,野樹寒山對倚樓。
公子城空無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元代:
貝瓊
我住云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zhí)渡嫌巍?/p>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我住雲(yún)間今四秋,恰如杜甫在秦州。賦詩黃耳冢前去,打鼓白龍?zhí)渡线[。
暮景飛騰如過翼,此身浩蕩一虛舟。黃塵九陌繞車蓋,且伴老翁隨海鷗。
宋代:
李之儀
踏盡田塍轉(zhuǎn)盡山,芥塘猶在夕陽間。主人縮地元多術(shù),何事今朝特見慳。
踏盡田塍轉(zhuǎn)盡山,芥塘猶在夕陽間。主人縮地元多術(shù),何事今朝特見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