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蕩
詞語解釋
晃蕩[ huàng dang ]
⒈ ?使液體在容器里來回擺動。
例泡茶之前,用一點熱水在茶壺內晃蕩一下。
英swirl about;
⒉ ?慢而有節律地來回擺動。
例風吹得馬燈不停地晃蕩。
英sway;
⒊ ?輕輕搖晃。
例小船在江面上晃蕩。
英rock; shak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晃盪”。閃爍不定貌。
引唐 柳宗元 《晉問》:“日出寒液,當空發耀,英精互繞,晃蕩洞射。”
宋 蘇軾 《過宜賓見夷中亂山》詩:“朦朧含高峰,晃蕩射峭壁。”
⒉ ?亦作“晃盪”。
⒊ ?形容空曠高遠,空蕩蕩。
引《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晉子夜冬歌》:“晃蕩無四壁,嚴霜凍 我。”
宋 蘇軾 《巫山》詩:“晃蕩天宇高,崩騰 江 水沸。”
⒋ ?搖曳;搖動。
引唐 張說 《山夜聽鐘》詩:“前聲既舂容,后聲復晃盪。”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權勿用 ﹞左手掮著個被套,右手把個大布袖子晃蕩晃蕩。”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一章:“槍聲炮聲喊聲像狂風在吼,搖得山脈直晃蕩。”
柳青 《銅墻鐵壁》第十八章:“人和牲口都晃蕩著樹枝。”
⒌ ?逛;游蕩。見“晃蕩”。
引康濯 《春種秋收·災難的明天》:“成天晃蕩,一回來就吃,也不想想自個是個男子漢!”
柯巖 《特邀代表》:“一次,一人孩子逃跑了,和‘哥們兒’晃蕩了幾天。”
國語辭典
晃蕩[ huàng dàng ]
⒈ ?搖曳擺動,閃爍不定。宋·蘇軾〈過宜賓見夷中亂山〉詩:「江寒晴不知,遠見山上日。朦朧含高峰,晃蕩射峭壁。」也作「幌蕩」、「晃蕩」。
近晃動 晃悠 搖晃
最近近義詞查詢:
榮譽的近義詞(róng yù)
路程的近義詞(lù chéng)
回復的近義詞(huí fù)
吹打的近義詞(chuī dǎ)
至交的近義詞(zhì jiāo)
理發的近義詞(lǐ fà)
調集的近義詞(diào jí)
配偶的近義詞(pèi ǒu)
合意的近義詞(hé yì)
堅決的近義詞(jiān jué)
岑寂的近義詞(cén jì)
處處的近義詞(chù chù)
物色的近義詞(wù sè)
務必的近義詞(wù bì)
戰場的近義詞(zhàn chǎng)
奬勵的近義詞(jiǎng lì)
訓導的近義詞(xùn dǎo)
兒歌的近義詞(ér gē)
天地的近義詞(tiān dì)
年景的近義詞(nián jǐng)
支持的近義詞(zhī chí)
記錄的近義詞(jì lù)
調撥的近義詞(tiáo bō)
愛情的近義詞(ài qíng)
干燥的近義詞(gān zào)
更多詞語近義詞查詢
相關成語
- wù huì誤會
- mìng dì命蒂
- dà zhèng大正
- wéi wéi nuò nuò唯唯諾諾
- shēn jià身價
- xuán zhī yòu xuán玄之又玄
- yǐ zhàn qù zhàn以戰去戰
- zhǔ quán主權
- bīn bīn yǒu lǐ彬彬有禮
- gǎi guān改觀
- yōu zāi yóu zāi優哉游哉
- róu hé揉合
- kè táng課堂
- shí lǐ bái時里白
- ān gàn安干
- dòng gān凍干
- huó mìng活命
- bó xīng勃興
- mù xīng木星
- shī zǐ獅子
- shēn kè深刻
- dū shì都試
- nán hū qí nán難乎其難
- xià diào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