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木

詞語解釋
麻木[ má mù ]
⒈ ?失去知覺。
例感官全都麻木了。
英numb;
⒉ ?麻木的感覺。又稱麻痹。
例感覺麻木。
英apathetic; benumbed; insenate; be dead to all feeling;
⒊ ?比喻思想不敏銳,反應遲鈍。
例使一個民族衰弱、壓抑、麻木。
引證解釋
⒈ ?同“麻痹”。
引《朱子語類》卷二五:“心既不仁……如人身體麻木,都不醒了。”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放綁要緊,手腳都麻木了。”
鄭觀應 《盛世危言·醫道》:“衰邁之人腦氣不足,遂有麻木、昏瞶之病。”
⒉ ?謂感覺遲鈍。
引《水滸傳》第一一八回:“雷炯、計稷 驚得麻木了,動彈不得。”
魯迅 《故事新編·理水》:“‘先生’,鄉下人麻木而平靜的回答道:‘您是學者,總該知道現在已是午后,別人也要肚子餓的。’”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二十:“想不到的悲哀的襲擊使她麻木了。”
國語辭典
麻木[ má mù ]
⒈ ?醫學上稱知覺完全喪失,分為全身麻木、局部麻木及部位麻木三種。
引《西游記·第四〇回》:「沙僧聞言,打了一個失驚,渾身麻木道:『師兄,你都說的是那里話,我等因生前有罪,感蒙觀世音菩薩勸化,與我們摩頂受戒,改換法名,皈依佛果。』」
《儒林外史·第一一回》:「昨晚跌了一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近麻痺 麻醉
⒉ ?譏人感覺頑鈍,不能振作。
例如:「麻木不仁」。
反敏感 激動
英語numb, insensitive, apathetic
德語Stupor (S)?, abgestumpft (Adj)?, apathisch (Adj)?, bet?ubt, taub (Adj)?, empfindungslos, gefühllos (Adj)?
法語engourdi, indifférent
分字解釋
※ "麻木"的意思解釋、麻木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我的雙腳凍得冰冷,簡直快麻木了,雙腳不停地跺著。
2.災區 傷那么嚴重,還是有些人麻木不仁,不聞不問。
3.連篇累牘的關于綁架和隨機 人的報道已經讓人們的思想都麻木了。
4.徘徊在農村里的人們也填飽肚子了,也穿上衣服了,農民開始在他們麻木的背后,溫暖的笑。他們無法穿透那層麻木的面具來看清現實,或許他們戴上麻木的面具根本就是不想看清現實。
5.不久,她只感到陷入一種精疲力竭的麻木狀態。
6.你的叮囑總讓我歷歷在目,你的糊涂總是讓我哭笑麻木。清漪
7.我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不想去任何地方也不想見人。什么都不能引起我的興趣。我感到麻木,像被銀針扎中了某個穴位周身麻痹,別人撞了我,我也不以為然。
8.真的,很多時候細小的幸福都可以輕而易舉地淹沒我們,只是我們常常出于麻木而忽略。
9.泰拉爾巴的日子就這么過,我們的感情變得灰暗麻木,因為我們處在同樣不近人情的邪惡和道德之間而感到茫然失措。
10.這里的房子簡陋了一點,房子也分散了一點,顯得有點荒涼,但這里卻給我帶來了特別的感覺。這里的人沒有像繁華都市里的人一臉的麻木與匆忙的表情。這里的空氣新鮮,微風涼爽,陽光和煦,卻是個好地方。
相關詞語
- yǔ mù bīng雨木冰
- huā mù花木
- sān mù三木
- xīng xīng mù猩猩木
- mù liào木料
- sōng mù bǎn松木板
- cǎo mù草木
- má jiàng麻將
- má fán麻煩
- mù shuān木栓
- mù mù rán木木然
- mù shān木柵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mù jī木屐
- mù zhuāng木樁
- dú mù chuán獨木船
- mù wū木屋
- mù huà shí木化石
- dú mù zhōu獨木舟
- zhēn mù貞木
- wū mù烏木
- fán mù màn凡木蔓
- kū mù táng枯木堂
- hóng mù紅木
- xuàn mù què旋木雀
- mù shǔ木薯
- tán mù xuē檀木靴
- má què麻雀
- ā mù lín阿木林
- kū mù枯木
- xiē mù pào楔木炮
- ruǎn mù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