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

詞語解釋
講義[ jiǎng yì ]
⒈ ?為講課而編寫的教材或資料。
英teaching materials;
引證解釋
⒈ ?講說經(jīng)義。
引《南史·梁紀(jì)中·武帝下》:“初,帝創(chuàng) 同泰寺,至是開 大通門 以對寺之南門,取反語以協(xié) 同泰。自是晨夕講義,多由此門。”
《北史·崔暹傳》:“子 達(dá)拏,年十三,令儒者 權(quán)會 教其解《周易》兩字,乃集朝貴名流,命 達(dá)拏 高坐開講。同郡 眭仲讓 陽屈服之, 暹 用 仲讓 為司徒中郎。 鄴下 為之語曰:‘講義兩行得中郎。’”
宋 梅堯臣 《聞臨淄公薨》詩:“官為喉舌勛爵一品兮,經(jīng)筵講義尊 蕭匡。”
⒉ ?指講解經(jīng)義的書。 宋 湯羲 有《周易講義》。
引宋 邢昺 《<孝經(jīng)注疏>序》:“今特翦裁元疏,旁引諸書,分義錯經(jīng),會合歸趣,一依講説,次第解釋,號之為講義也。”
⒊ ?宋 代經(jīng)筵進(jìn)講的講稿。 宋 王應(yīng)麟 《困學(xué)紀(jì)聞》卷八:“古之講經(jīng)者,執(zhí)卷而口説,未嘗有講義也。
引元豐 間, 陸農(nóng)師 在經(jīng)筵,始進(jìn)講義。”
⒋ ?指教師為講課而編寫的教材。
引明 章懋 《兵部員外郎鶴山陸君墓志銘》:“增筑學(xué)舍,使士皆肄業(yè)其間,而刊示 宋 諸儒講義,使之誦習(xí)。”
徐特立 《國文教授之研究·緒言》:“近人所著之教授法講義,轉(zhuǎn)相沿襲,乖謬甚多。”
國語辭典
講義[ jiǎng yì ]
⒈ ?闡釋說明書籍的義理。
引《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紀(jì)下》:「初,帝創(chuàng)同泰寺,至是開大通門以對寺之南門,取反語以協(xié)同泰。自是晨夕講義,多由此門。」
⒉ ?古時臣子將講授給帝王研習(xí)的資料預(yù)先撰擬出來,稱為「講義」。
引宋·邢昺〈孝經(jīng)注疏序〉:「會合歸趣,一依講說,次第解釋,號之為講義也。」
⒊ ?學(xué)校教師為學(xué)生編輯的講授資料。
分字解釋
※ "講義"的意思解釋、講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沒見到孫先生之前,我們拜讀先生的幾種講義和教科書,以為孫先生著述等身,定然是位皓首窮經(jīng)的長者。
2.他最講義氣,借交報仇的事做了不少。
3.收取課本費、講義費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顯然是北大學(xué)生吃慣了免費午餐,在這里無理取鬧。
4.沒見到孫先生之前,我們拜讀先生的幾種講義和教科書,以為孫先生著述等身,定然是位皓首窮經(jīng)的長者。
5.田野明眼巴巴望著跨馬絕塵而去的三人,顯然是沒料到他們居然如此不講義氣。
6.說你有時候熱情講義氣,有時候又卑鄙不盡人情,你好像生活在自己的角色中,讓人分不清真假。
7.平時則放蕩冶游,考試則熟讀講義,不問學(xué)問之有無,惟爭分?jǐn)?shù)之多寡。試驗既終,書籍束之高閣,毫不過問。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責(zé),文憑到手,即可借此活動于社會,豈非與求學(xué)初衷大相背馳乎?
8., 西游記告訴我們義氣害 人。妖怪們都太講義氣,抓到唐僧總是要等哥們、姐們一起來吃,結(jié)果是耽誤了時間,事沒辦成,還引來一身麻煩。
9.有人對我說:“你的腦袋被驢踢了”,你聽后勃然大怒!我知道你這人講義氣,眼里揉不得沙,所以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雖然你從沒踢過我!
10.據(jù)另外一名被告描述,“她好辯、嗜酒,非常講義氣。”。
相關(guān)詞語
- yì zhàn義戰(zhàn)
- zhàng yì zhí yán仗義執(zhí)言
- jiā yì shì嘉義市
- tóng yì cí同義詞
- yì jīng義經(jīng)
- míng yì gōng zī名義工資
- tóng yì yǔ同義語
- zhǐ yì旨義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xiá yì狹義
- yì yǒng義勇
- jīng yì rù shén精義入神
- yì fù義父
- zhēn yì真義
- yì xíng義刑
- yì yín義淫
- jiàn yì gǎn wéi見義敢為
- yì dù義度
- yì juān義捐
- yì chǐ義齒
- jí tǐ zhǔ yì集體主義
- guān liáo zhǔ yì官僚主義
- yì jù義據(jù)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cí jiǎn yì gāi辭簡義賅
- qí yì歧義
- yīn yì音義
- yì shè義社
- yí yì疑義
- yì gōng義工
- yì nǚ義女
- zī běn zhǔ yì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