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令

詞語解釋
號令[ hào lìng ]
⒈ ?指揮部隊(duì)軍事行動(dòng)的命令和指示的統(tǒng)稱。
例以出號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愬軍號令。——《資治通鑒·唐紀(jì)》
傳號令以誅奸賊。——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發(fā)布號令。
英order;
⒉ ?傳呼命令。古代以傳叫之法發(fā)布命令,故稱號令。
例號令召三老。——《史記·陳涉世家》
號令明肅。——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號令三軍。
英verbal command;
引證解釋
⒈ ?號召;發(fā)布命令。
引《詩·齊風(fēng)·東方未明序》:“朝廷興居無節(jié),號令不時(shí)。”
《國語·越語上》:“越王 句踐 棲於 會(huì)稽 之上,乃號令於三軍。”
唐 韓愈 《論捕賊行賞表》:“所宜大明約束,使信在言前,號令指麾,以圖功利。”
明 李贄 《藏書·儒臣傳·劉向》:“李生 曰:‘……蓋是時(shí) 周 室既衰,天子不能操禮樂征伐之權(quán),以號令諸侯。’”
⒉ ?發(fā)布的號召或命令。
引《禮記·月令》:“﹝季秋之月﹞是月也,申嚴(yán)號令。”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楊朔 《走進(jìn)太陽里去》:“隊(duì)伍黃昏出發(fā),走到半夜,漸漸接近了鐵路,忽然從前頭悄悄傳來一聲緊急的號令,人馬一齊伏到地上去。”
⒊ ?將犯人行刑以示眾。
引《元典章·工部二·船只》:“如有違犯之人,捉挐到官,取問是實(shí),定將犯人對眾號令,嚴(yán)行斷罪。”
《水滸傳》第一一六回:“宋江 令討放砲火種,吹起燈來看時(shí),上面寫道:‘ 宋江 早晚也號令在此處!’”
《東周列國志》第五九回:“厲公 重賞甲士,將三 郤 尸首,號令朝門,三日,方聽改葬。”
國語辭典
號令[ hào lìng ]
⒈ ?傳呼命令。
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總兵號令一聲,那些兵一 齊渡過河去了。」
例如:「號令三軍」。
⒉ ?傳呼的命令。
引《三國演義·第一〇〇回》:「既令進(jìn)兵,今又教休進(jìn),何其號令不明!」
近命令 號召
⒊ ?發(fā)號施令的政權(quán)。
引《史記·卷一六·秦楚之際月表》:「初作難,發(fā)于陳涉;虐戾滅秦,自項(xiàng)氏;撥亂誅暴,平定海內(nèi),卒踐帝祚,成于漢家。五年之閑,號令三嬗。」
號令[ hào ling ]
⒈ ?將犯人捆綁游街示眾。
引《水滸傳·第五一回》:「立等知縣差人,把雷橫捉拿到官。當(dāng)廳責(zé)打,取了招狀,將具枷來枷了,押出去號令示眾。」
《三國演義·第九回》:「王允命縛赴市曹 之,又將董卓尸首,號令通衢。」
分字解釋
※ "號令"的意思解釋、號令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伴著沖刺的號令,揚(yáng)起亞洲的雄風(fēng),帶著民族的榮譽(yù),奔向勝利的前程,全民為你歡呼,掌聲為你助興,奧運(yùn)會(huì),祝你披荊 棘,馬到成功。
2.但是宗門一聲號令傳下之時(shí),他們?nèi)匀蝗口s了過來,拼 拼活,赴湯蹈火,準(zhǔn)備為宗門賣命。
3.要做到施恩時(shí)寬宏大度,大公無私,不計(jì)前嫌;施威時(shí)正氣凜然,號令如山,言必信行必果,令行禁止。
4.潛伏的勇士們屏息著等待沖鋒號令。
5.潛伏的勇士們屏息著等待沖鋒號令。
6., 一文一武,安邦定國都不在話下,何愁這小小的波折!所有人都聽好了,今天晚上一切老夫號令行事,誰要是當(dāng)了軟腳蝦休怪老夫家法處置!
7.看那先進(jìn)的理念支撐,看那全心全意為人民的政黨的大旗,方能嚴(yán)明軍紀(jì)、號令如山,方能威武雄壯、步履整齊劃一。
8.當(dāng)年,學(xué)校一聲號令,同學(xué)們就背著鋪蓋卷到北大荒來安家立業(yè),一眨眼已經(jīng)三十年了。
9.霍君瑤聽他這么說,微感寬心,凌岳不住催促坐騎加速,煙云獸聽從主人號令,奔得有如追風(fēng)掣電一般。
10.從眼前看,那是政府號令、領(lǐng)導(dǎo)出席、群賢畢集,規(guī)格越高越莊嚴(yán),場面越大越隆重。
相關(guān)詞語
- jǐng hào警號
- mìng lìng命令
- tài píng lìng太平令
- nián hào年號
- lìng rén令人
- àn hào暗號
- hào yī號衣
- yī hào一號
- biān hào編號
- shān jié hào刪節(jié)號
- xùn hào訊號
- hào jiǎo號角
- lìng rén zuò ǒu令人作嘔
- kǒu lìng口令
- jié lìng節(jié)令
- kǒu hào口號
- pàn lìng判令
- lìng zhǔ令主
- hào mǎ號碼
- dài hào代號
- shāng hào商號
- xiǎn lìng顯令
- sù jì jì hào速記記號
- wēi lìng威令
- lǜ lìng gé shì律令格式
- bī lìng逼令
- shī lìng施令
- dòu hào逗號
- hè lìng喝令
- xìng hào姓號
- dīng líng丁令
- jìn líng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