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惡

詞語解釋
大惡[ dà è ]
⒈ ?大惡行;大罪過。
引證解釋
⒈ ?大惡行;大罪過。
引《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先君有共德,而君納諸大惡,無乃不可乎?”
《漢書·杜周傳》:“方進 本與 長 深結厚,更相稱薦, 長 陷大惡,獨得不坐。”
魯迅 《故事新編·鑄劍》:“他又覺得很可憐,仿佛自己作了大惡似的,非常難受。”
⒉ ?普遍的厭惡。
引《禮記·禮運》:“ 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
國語辭典
大惡[ dà è ]
⒈ ?大壞、非常不好。
引《晉書·卷四九·阮瞻傳》:「瞻默然,意色大惡。后歲余,病卒于倉垣,時年三十。」
⒉ ?大禍患。
引《三國演義·第八回》:「汝于中取便,以間他父子反顏,令布 卓,以絕大惡。」
分字解釋
※ "大惡"的意思解釋、大惡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他是個罪大惡極的地主,他反攻倒算。
2.對于叛徒,除罪大惡極者外,在其不繼續(xù)反共的條件下,予以自新之路。
3.燕南天篡權奪位,ling辱圣上,欺壓百官,罪大惡極,實在是天下人人人得而誅之的逆臣賊子。
4.第二,黃飄利用曼佗羅花淫虐南詔的女子,累她們一生一世,罪大惡極,早就該被鏟除了。
5.王進是個罪大惡極的罪犯。
6.他是個罪大惡極的地主,他反攻倒算。
7.倘若有人娶了一個婦人,卻又娶了這婦人的母親,這是罪大惡極的行為;他們?nèi)硕家没馃? ,把這種敗壞的事情從你們當中除掉。
8.歷史上的忠臣義士,臨危時無不處之泰然;奸臣大惡,則無不惶惶不可終日。
9.湖州客商王某、虛江城東觀音庵尼姑田某等人犯合伙****并意圖拐賣,罪大惡極,天理難容,判當堂杖斃,裹了席子扔到義冢掩埋。
10.高俅大奸大惡又極為陰險,引誘林沖誤撞白虎節(jié)堂、押送滄州路上陷害、火燒草料場陷害,直到最后把林沖逼上梁山,也沒有害 林沖。
相關詞語
- bù dà不大
- dà lǐ shí大理石
- dà dōu大都
- luò luò dà fāng落落大方
- dà niáng大娘
- dà yì miè qīn大義滅親
- dà dòng mài大動脈
- dà dǎ nòng大打弄
- xié è邪惡
- qiáng dà強大
- è mèng惡夢
- dà gū大姑
- dà zhèng大正
- dà nián大年
- dà píng大平
- dà gàn大干
- è xiāng huǒ惡香火
- diàn dà電大
- zhòng dà重大
- dà kǒu大口
- dà shǐ大史
- dà tīng大廳
- dà sàng大喪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光明正大
- dà yuán大員
- dà zhuān大專
- dà huì大會
- dà zhòng大眾
- dà huǒ大伙
- dà dōng大東
- dà shà大廈
- è bǔ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