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

詞語解釋
草稿[ cǎo gǎo ]
⒈ ?草底兒。
例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英rough draft; manuscript;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草稾”。
⒉ ?初擬的文稿或畫稿等。
引明 張居正 《議處史職疏》:“每月史官編完草稿,裝為七冊,一冊為起居,六冊為六曹事蹟。”
《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元年》:“齊愈 初赴獄,以文書一縑囊授 張浚 曰:‘ 齊愈 不過遠貶,他時幸為我明之。此 李會 勸進 張邦昌 草稾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七·儒將詩》:“予嘗見《暇筆》草稿, 福 手書也。”
《兒女英雄傳》第一回:“一時飯罷,公子收檢筆硯,便在卷袋里找那三場的文章草稿。”
魯迅 《墳·<論雷峰塔的倒掉>篇末附記》:“這篇東西,是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做的,今天 孫伏園 來,我便將草稿給他看。”
⒊ ?喻指念頭,主意。
引《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原來 梁尚賓 是箇不守本分的歹人,早打下欺人草稿。”
《醒世恒言·赫大卿遺恨鴛鴦絳》:“大卿 正在腹中打點草稿,誰知那尼姑亦有此心。”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七章:“梁三 老漢已經在肚里打好了草稿了。”
國語辭典
草稿[ cǎo gǎo ]
⒈ ?未成定稿或未謄清的文稿,也指初步完成的畫作。
引《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傳》:「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
《三國演義·第五九回》:「豈有以草稿送與人耶?必是叔父怕我知了詳細,先改抹了。」
近稿本 初稿 原稿
英語draft, outline, sketch
德語Entwurf (S)?
法語brouillon, esquisse, ébauche
分字解釋
※ "草稿"的意思解釋、草稿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這次考試他竟然提前一個小時答完試卷,百無聊賴中他在草稿紙上畫起畫來。
2.大家傳閱宣言草稿,每人都聚精會神地仔細閱讀。
3.端午還未到,粽子還沒裹好,艾草還沒采夠,香囊還在制造,雄黃還沒味道,龍舟還沒熱鬧,別人的祝福還在打著草稿,我就提前把端午祝福送到,沒有絢麗的詞藻,只有真誠的希望:愿你暢享日光的美妙,綻放燦爛的微笑,踩著平安的步調,踏上幸福的大道!
4.我作文時,總是先打好草稿,然后再謄寫到作文本上。
5.在華北行軍途中,自己背著沉甸甸的膠泥,稍有閑隙就修改圓雕《民兵》的草稿。
6.你是如此聰明睿智,你是如此成熟穩重,你是如此令人愉悅,你是如此善良可愛,你是如此讓人難忘。唉,我說謊不打草稿的毛病越來越重了!
7.他先擬好作文提綱,接著就打草稿。
8.被商業的部發行的草稿指出,自選市場和違犯在六月1日奏效的對于塑料袋子的使用的禁令商店將會面對RmB30000的最大罰款。
9., 這本書自草稿開始就有國外國內的褒貶不一的評價.
10.進考場前,我自帶草稿紙了,被沒收了;高考進行時,講臺上手機響了,被摳電池了;英語科目最后30分鐘,全部考生都交卷離開了,我居然淡定了;結束前10鐘,監考老師把掛鐘帶走了,我傻眼了!
相關詞語
- yáo cǎo qí huā瑤草奇花
- cǎo mù草木
- cǎo běn草本
- mù cǎo牧草
- zhēn cǎo珍草
- cǎo wā草洼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màn cǎo蔓草
- cǎo chǎng草場
- cǎo shèng草圣
- cǎo dì草地
- dú cǎo毒草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yáo xiāng cǎo遙香草
- shè xiāng cǎo麝香草
- pí cǎo皮草
- xiān cǎo仙草
- pái cǎo xiāng排草香
- cǎo yě草野
- jī cǎo chí積草池
- bì cǎo碧草
- cǎo sǎ草靸
- luò cǎo落草
- dào cǎo稻草
- yáo cǎo qí pā瑤草琪葩
- yě cǎo野草
-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
- qīng cǎo青草
- cǎo jiè草芥
- cǎo tǔ chén草土臣
- jìng cǎo勁草
- cǎo zé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