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

詞語解釋
不聽[ bù tīng ]
⒈ ?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不允許。不定罪。
引證解釋
⒈ ?謂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引《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齊侯 不聽左右, 魏主 不聽譽者,而明察照羣臣。”
《后漢書·伏湛傳》:“步 欲留與 隆 共守二州, 隆 不聽。”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一回:“早勸他不聽,此刻后悔了,卻是遲了。”
⒉ ?不允許。
引《北史·魏世祖太武帝紀》:“庚戌,詔自三公已下至於卿士,其子息皆詣太學……不聽私立學校,違者師身 ,主人門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梅》:“及見女,暴怒,杖逐而出,不聽入門。”
⒊ ?不定罪。
引《禮記·王制》:“司寇正刑明辟,以聽獄訟,必三刺。有旨無簡不聽。”
鄭玄 注:“簡,誠也。有其意無其誠者,不論以為罪。”
孔穎達 疏:“既得其所犯之罪雖有旨意,無誠實之狀,則不聽之,不論以為罪也。”
分字解釋
※ "不聽"的意思解釋、不聽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他說話的聲音就好像將別人都當做聾子,別人想要不聽都很難;只要聽到他的話,想不生氣也很難。
2.制止散布謊言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聽信謊言。
3.這些人拗得很,不管怎樣勸說都不聽,真是不可理喻。
4.你不聽群眾意見,這樣一意孤行,必定失敗。
5.小石頭喚了半晌,不聽回應,知他已然離去,雖不致哀痛欲絕,然也心有戚戚。
6.夫忠臣不進阿順之言,明主不蹈狂悖之行。主有悖行而臣不言,是臣負其君也;臣有忠言而君不聽,是君負其臣也。
7., 小明做錯事了,我批評他,但他總自以為是,不聽勸告。
8.乃倉皇風鶴,偕化貞并馬入關,其意以我固嘗言之,言而不聽,罪當末減。
9.民心似鐵,官法如爐,想要收拾一個不聽招呼的丘八還不容易!但是讓隊官大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不,不僅僅是讓王寶大吃一驚,附近的大頭兵們都吃了一驚。
10.家長說的話小明都不聽,真是不可救藥。
相關詞語
- tīng shuō聽說
- bù dà不大
- bù xiǎng不想
- bù gǎn不敢
-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
- shōu tīng收聽
- zhuì zhuì bù ān惴惴不安
- bù shēng bù xiǎng不聲不響
- bù xiáng不詳
- tīng shuò聽朔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風
- tīng lì聽力
- bù gù不顧
- bù dòng shēng sè不動聲色
- jiàn suǒ bù jiàn見所不見
- bù guǎn不管
- bù xiàng不像
- bù dòng zūn不動尊
- bù duàn不斷
- bù róng不容
- bù hǎo yì sī不好意思
- nán tīng難聽
- bù suàn不算
- bù ān不安
- bù lǐ cǎi不理睬
- bù dìng不定
- hé bù何不
- yī yī bù shě依依不舍
- bù xǔ不許
- bù lùn不論
- bù xiàng不象
- yī tīng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