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ào shè
注音ㄅㄠˋ ㄕㄜˋ
繁體報社
詞性名詞
1.1950年5月1日,報社從光復中路搬遷到沙面復興路原美國萬國寶通銀行大樓辦公。
2.爸爸在報社擔任編輯室主任。
3.現在,新邊疆的人員從各州政府、各大學、各基金會、各報社蜂擁而來.
4.只要我們人人都用心地替別人著想,用心地體會生活,就會體會到我們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享受著他人給予的關懷。我們也要加倍地把受到的恩惠回報社會、他人、父母。
5.法官點評說,該案的特殊之處在于被告報社在連載該書時,原告周海嬰曾向報社寄來正誤表并詢問過稿費,最終法院判決這并不代表報社獲得了作者的授權。
6.十幾年,寒窗度,風雨無阻勤讀書;吃盡苦,受盡累,厚積薄發此時飛;懂自己,要實際,選擇報考順心意;祝愿你,好發揮,金榜題名攬榮歸;喜迎接,新天地,感恩戴德報社會!
7.反右斗爭開始,王湛賢首當其沖,他的“敢言”之名是全報社公認,“有口皆碑”的。
8., 由于戰斗頻繁、環境惡劣,報社工作人員有時住破茅棚,有時蹲山洞,有時在深山密林里或灌木叢中,把軍氈作為帳篷,把藤籃工具當作桌子。
9.沉湎于八卦新聞而離奇失蹤的小月,八卦報上道家從不外傳的道家許字,主人公姬仙決定去八卦報社臥底偵查。
10.彼研討也,則有憂國恤民,回報社會,滿腔熱忱,感極而迸發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