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

詞語解釋
主體[ zhǔ tǐ ]
⒈ ?事物的主要部分。
例信的主體。
英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⒉ ?哲學上指對客體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
例主體和客體。
英subject;
⒊ ?民法中指享受權利和負擔義務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負刑事責任的人;國際法中指國家主權的行使者與義務的承擔者,即國家。
例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犯罪主體。
國際法主體。
引證解釋
⒈ ?指君主的統治地位。
引《漢書·東方朔傳》:“﹝ 接輿、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則 五帝 三王之道可幾而見也。”
⒉ ?事物的主要部分。
引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今日 廣西 會黨,則知己為主體,而西人為客體矣。”
毛澤東 《青年運動的方向》:“革命的主體是什么呢?就是 中國 的老百姓。”
⒊ ?哲學名詞,和“客體”相對。指對客體有認識和實踐能力的人。
⒋ ?法學用語。民法中指享受權利和負擔義務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應負刑事責任的人;國際法中指國家主權的行使者與義務的承擔者,即國家。
國語辭典
主體[ zhǔ tǐ ]
⒈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例如:「學生為學校的主體。」
反客體
⒉ ?哲學上指有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個體。
⒊ ?權利義務所賴以發生的稱為「主體」。相對于客體而言。如人為權利義務的主體,物 即為客體。
分字解釋
※ "主體"的意思解釋、主體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按照市場競爭的需要,各市場主體將把保險費率作為一個主要的市場競爭手段。
2.公平與道義幾乎是同一性質的概念,它主張尊重各經濟主體的利益需求,按照普遍化的道德原則一視同仁地對待各經濟主體的利益事實,特別是在利益機會和社會財富的分配上力求兼顧和融通,不偏不黨,正直無私。
3.正如德高望重的勒恩漢德法官1951年時所說:"如果我們想要延續民主體制,必須遵守一條戒律正義不能配給。"。
4., 科學研究、知識創新的主體是人,因而人的素質問題亦就成為影響社會發展與進步的最關鍵性因素。
5.信息企業作為信息產業的微觀參與主體,是與工業企業、商業企業、農業企業等并列的一種企業類型。
6.這樣一來,實踐主體性“永遠具有一個雙刃的要求,其中一面針對著世界,另一面針對著哲學本身。”。
7.無線電測量裝備是海上靶場測控網的主體設備,由于目前條件的限制,未能對電波折射誤差進行實時修正,從而影響測量精度。
8.’98抗洪廣場的主體建筑——駁船形建筑物的前面是一片水面,本來是用來接待游客時再現當時沉船堵口的壯觀場面,如今已被展銷中心用來養蚌育珠。
9.6月10日,內江市東興區綢廠棚改區,工人們正在加緊建設,一棟棟房屋拔地而起,房屋主體結構雛形初顯。
10.奉獻是人類自身道德修養的一種境界。奉獻是發揮個人積極性和創造的源泉,能自覺追求人生真、善、美;能自自覺提自我主體素質;能融洽入集體的社會,是真誠互助的橋梁;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條件。
相關詞語
- rén tǐ人體
- tǐ yìn體胤
- zōng zhǔ yé宗主爺
- tǐ néng體能
- zhǔ xiàn主線
- zhěng tǐ整體
- shí tǐ實體
- zhǔ yīn主音
- biàn tǐ lín shāng遍體鱗傷
- zhǔ liú主流
- pò tǐ shū破體書
- mài zhǔ賣主
- zì zhǔ自主
- zhuàng zhǔ幢主
- yǔ tǐ shī語體詩
- shí tǐ fǎ實體法
- luǒ tǐ裸體
- zhǔ dòng主動
- mén zhǔ門主
- méng zhǔ盟主
- jiā zhǔ mǔ家主母
- tǐ wèi體位
- zhǔ lì主力
- zhǔ bàn主辦
- lì tǐ jiǎo立體角
- tiān tǐ天體
- cháng fāng tǐ長方體
- tǐ fū體膚
- tǐ yù體育
- shén zhǔ神主
- gōng zhǔ宮主
- zhǔ dòng lì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