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護

詞語解釋
掩護[ yǎn hù ]
⒈ ?對敵采取警戒、牽制、壓制等手段,保障部隊或人員行動的安全。
例掩護主力部隊撤退。
英screen; shield; cover;
⒉ ?用人體或其他掩護體擋住。
例用身體掩護同伴。
引證解釋
⒈ ?保護起來不使人知;庇護。
引元 紀(jì)君祥 《趙氏孤兒》第一折:“子共母不能完聚,纔分娩一命歸陰,著 程嬰 將他掩護,久以后長立成人,與 趙 家看守墳?zāi)埂!?br />清 歸有光 《與曾省吾參政書》:“僕非敢緣舊識,求門下有所掩護也。”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漢口 市區(qū),因為有租界和敵產(chǎn)的掩護,始終不曾被炸。”
⒉ ?指袒護。
引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八章:“‘你又來了!人家割竹子掙下錢,不還咱嗎?’老婆掩護兒子說。”
⒊ ?遮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孝子》:“母創(chuàng)尋愈。
引周 每掩護割處,即妻子亦不知也。”
⒋ ?對敵采取警戒、牽制、壓制等手段,保障己方部隊或人員行動安全。
引陳其通 《萬水千山》第一幕:“小岳 :‘上級命令你們營,一定要 打硬拼,守住渡口,掩護大部隊過江,去和二、六軍團會合。’”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們的任務(wù),就是在這里堅決阻住敵人,來掩護他們安全轉(zhuǎn)移。”
國語辭典
掩護[ yǎn hù ]
⒈ ?隱藏。
引《聊齋志異·卷五·孝子》:「母創(chuàng)尋愈。周每掩護割處,即妻子亦不知也。」
近掩蓋 掩飾 保護 袒護
⒉ ?包庇。
例如:「想必是他給了你許多好處,不然,你為何如此刻意掩護他呢?」
⒊ ?軍事上指為了避免敵人偵測、擾亂、攻擊,所采取的一切行動。
分字解釋
※ "掩護"的意思解釋、掩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東北抗聯(lián)八位女戰(zhàn)士掩護主力,阻擊日寇,最后彈盡糧絕,投江壯烈犧牲。
2.為掩護戰(zhàn)友,他毅然跳出戰(zhàn)壕,一連向敵人投出5枚手榴彈,又端起機槍向敵人掃射,不幸身中數(shù)彈,壯烈犧牲,年僅24歲。
3.可不,這時遠處幾個小黑點在暮色的掩護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地迂回到樹叢中,悄悄地趴在幾個草堆后面,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河馬的位置。
4.紅軍轉(zhuǎn)移的時候,敵人圍了過來,在千鈞一發(fā)的危急時刻,連長大吼一聲:你們快走,我來掩護。
5.據(jù)新華網(wǎng)報道,16年來,洪金洲收受賄賂380余次,因懼怕事情敗露,他一直陸續(xù)主動以“廉政金”名義上交部分賄金,為自己的受賄行為“打掩護”。
6.有時候他依靠掩護能在其它人擁向他前快速走開,還有他的防守,費舍爾對本次客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7.黃昏的殘陽真是一絕,但是屬于黃昏的都不自私,這凄美的殘陽也將自己的獨特時光交給了晚霞,使晚霞擁有殘陽的凄情,將黃昏應(yīng)有的情感表露無遺。也許因為殘陽的奉獻才使得晚霞在燦爛外表的掩護下更能透出點點哀愁,給人以無限沉思。也使黃昏在憂愁下能夠別有一番風(fēng)姿。
8.三營、騎兵大隊、自衛(wèi)總隊部署在平山村外鵝龍咀、沙壩一帶阻擊援?dāng)澈蜌灉鐫⑻又當(dāng)?一營擔(dān)任主攻,機炮連負責(zé)以火力掩護。
9., 紅軍轉(zhuǎn)移的時候,敵人圍了過來,在千鈞一發(fā)的危急時刻,連長大吼一聲:你們快走,我來掩護。
10.有些小販,匆匆地收拾攤位,準(zhǔn)備回家享受天倫之樂;有些小販,卻依然在帳篷的掩護下,繼續(xù)做生意。
相關(guān)詞語
- hù shēn lóng護身龍
- yǎn tǐ掩體
- fáng hù bō lí防護玻璃
- hù shēn fó護身佛
- wéi hù維護
- hù shēn zhòu護身咒
- ài hù愛護
- hù lǐ xué護理學(xué)
- hù shēn jiā護身枷
- hù lù lín護路林
- zhí wù bǎo hù植物保護
- fáng hù防護
- hù háng護航
- hù lǐ護理
- yǎn cáng掩藏
- hù lǐ yuán護理員
- hù shēn fú護身符
- hù shì護士
- bǎo hù保護
- hù fǎ護法
- yǎn ěr tōu líng掩耳偷鈴
- yī hù醫(yī)護
- yǎn mái掩埋
- yǎn yì掩翳
- yǎn bǔ掩捕
- yù yǎn嫗掩
- xiāng hù相護
- yǎn xuán掩旋
- yǎn rì掩日
- yì hù翼護
- yǎn rén ěr mù掩人耳目
- yòu hù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