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可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明日可以攻下。
出處宋 辛棄疾《美芹十論》:“故臣以為兵出沐陽,則山東指日可下。”
例子這最后的抵抗如被沖破,武昌城便指日可下。(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
基礎信息
拼音zhǐ rì kě xià
注音ㄓˇ ㄖˋ ㄎㄜˇ ㄒ一ㄚˋ
感情指日可下是褒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辨析指日可下與“指日可待”有別:指日可下意義重心在“下”;表明很快就可以攻下(奪取);“指日可待”意義重心在“待”表明可以等待實現。
近義詞指日可待
反義詞遙遙無期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順口溜(意思解釋)
- 普天同慶(意思解釋)
- 蠢蠢欲動(意思解釋)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釋)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毀于一旦(意思解釋)
- 經緯天下(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紛亂如麻(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祖傳秘方(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釋)
- 捫心自問(意思解釋)
- 如癡如醉(意思解釋)
- 飛蛾撲火(意思解釋)
- 圖窮匕見(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屨及劍及(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師嚴道尊(意思解釋)
- 強人所難(意思解釋)
※ 指日可下的意思解釋、指日可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窮途潦倒 | 潦倒:失意。形容無路可走,十分失意。參看“窮愁潦倒”。 |
盲人說象 | 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香銷玉沉 | 香、玉:美女;銷:通“消”,消失。比喻美麗的女子 亡。 |
苦思冥想 | 絞盡腦汁,深沉地思索。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
人心歸向 | 向:歸向,向往。指人民群眾所擁護的,向往的。 |
舉善薦賢 | 賢:胡才能,有道德的。保舉推薦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了。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就露出破綻;站不住腳了。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敲詐勒索 |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空腹高心 | 腹內空虛而目空一切。形容并無真才實學。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性命攸關 | 攸:所。形容事關重大,非常緊要 |
駕輕就熟 | 駕:趕馬車;輕:指輕便的車;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金玉滿堂 | 金、玉:黃金和美玉。指黃金寶石滿堂都是。形容財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學。 |
家常便飯 | 家中日常飯食。也比喻常見的、平常的事。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