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綜合全面地看。
出處南朝·梁·劉峻《辯命論》:“同知三者,定乎造化,榮辱之境,獨曰由人。是知二五而未識于十。”
基礎信息
拼音zhī èr wǔ ér wèi shí yú shí
注音ㄓ ㄦˋ ㄨˇ ㄦˊ ㄨㄟˋ ㄕˊ ㄩˊ ㄕˊ
感情知二五而未識于十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知二五而不知十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揚眉吐氣(意思解釋)
- 引鬼上門(意思解釋)
- 上下其手(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蠢蠢欲動(意思解釋)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釋)
- 廣闊天地(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春去冬來(意思解釋)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知二五而未識于十的意思解釋、知二五而未識于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打腫臉充胖子 | 比喻寧可付出代價而硬充作了不起。 |
三長兩短 |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現多指 亡。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視 如歸 | 把 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歌舞升平 | 邊歌邊舞;慶祝太平;有粉飾太平的意思。含貶義。升平:太平。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狂風暴雨 | 大風大雨。比喻聲勢猛烈或處境險惡。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亡魂失魄 | 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
力屈道窮 | 屈:竭,窮盡;道:途徑,辦法;窮:盡。力量辦法都已窮盡。 |
拔毛連茹 | 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甘之如飴 |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紅顏薄命 | 舊指美貌女子不是早 ;就遇不到好人或生活多磨難。紅顏:美貌女子;薄命:命運不好。 |
大顯神通 | 神通:原為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極其高超的本領。形容充分顯示出高超的本領。 |
老氣橫秋 | 老氣:老年的氣概;橫秋:橫亙秋空。形容神態老練嚴肅。也形容為人 板;缺乏朝氣。 |
草長鶯飛 | 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