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人得利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趁著雙方爭持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
出處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例子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
基礎信息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注音ㄩˊ ㄖㄣˊ ㄉㄜˊ ㄌ一ˋ
繁體漁人得利
正音“得”,不能讀作“dě”。
感情漁人得利是貶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辨形“漁”,不能寫作“魚”。
近義詞漁翁得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釋)
- 價值連城(意思解釋)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打情賣笑(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前赴后繼(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土生土長(意思解釋)
- 顧影自憐(意思解釋)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釋)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釋)
- 見所不見(意思解釋)
- 廣開言路(意思解釋)
- 背義忘恩(意思解釋)
- 足履實地(意思解釋)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釋)
- 不言而喻(意思解釋)
-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意思解釋)
※ 漁人得利的意思解釋、漁人得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三人行,必有我師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魚 網破 | 不是魚 ;就是網破。指拼個你 我活。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連珠炮 | 連續的火炮。比喻說話很快。 |
狹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沒有地方可讓。后多用來指仇人相見;彼此都不肯輕易放過。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 比喻禮物雖然微薄,卻情誼深重。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 |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交臂歷指 | 交臂:兩手反縛;歷指:古代拶指的刑罰。象罪犯兩手反縛、受拶指的刑罰一般。形容痛苦萬狀,毫無自由。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歡聚一堂 | 歡樂地聚集在一起。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見所不見 | 見“見所未見”。 |
一彈指頃 |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
為萬安計 | 為絕對安全著想。 |
鉅學鴻生 | 學識淵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