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鳴鱉應(yī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互相感應(yīng),一倡一和。
出處《后漢書·張衡傳》:“高祖踞洗,以對酈生,當此之會,乃黿鳴而鱉應(yīng)也,故能同心戮力。”
例子《舊唐書·李密傳》:“黿鳴鱉應(yīng),見機而作,宜各鳩率子弟,共建功名。”
基礎(chǔ)信息
拼音yuán míng biē yìng
注音ㄩㄢˊ ㄇ一ㄥˊ ㄅ一ㄝ 一ㄥˋ
繁體黿鳴鱉應(yīng)
感情黿鳴鱉應(yīng)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一倡一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攀龍附鳳(意思解釋)
- 定時炸彈(意思解釋)
- 門當戶對(意思解釋)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大惑不解(意思解釋)
- 和風細雨(意思解釋)
- 敏而好學(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供不應(yīng)求(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欺善怕惡(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戰(zhàn)戰(zhàn)業(yè)業(yè)(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黿鳴鱉應(yīng)的意思解釋、黿鳴鱉應(yīng)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計度之外。指與某人或某集團沒有關(guān)系或關(guān)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居功自滿 | 居功:自恃有功;滿:滿足。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
莫衷一是 | 莫:不;還是;衷:折衷;斷定;是:對。指不知哪個正確。形容各種意見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將計就計 |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qū)Ψ绞┯嫛?/td>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tài)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生龍活虎 | 比喻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 |
奇才異能 | 奇:少見的;異:特別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堅決。有時也表示倔強固執(zhí)。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shù)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 | 征:征戰(zhàn);蕩:掃蕩。形容轉(zhuǎn)戰(zhàn)南北,奮勇 敵。 |
天網(wǎng)恢恢 | 比喻作惡的人一定難逃懲罰。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
慌不擇路 | 勢急心慌,顧不上選擇道路。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fā)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幫助;吉人:善人。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 |
土生土長 | 當?shù)厣L的。 |
經(jīng)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