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鴆解渴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飲鴆止渴”。
出處《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清吏條陳》:“此時危急情形,等于然眉,若再恃新軍為保衛,無異飲鴆解渴,其危險有不忍言者。”
基礎信息
拼音yǐn zhèn jiě kě
注音一ㄣˇ ㄓㄣˋ ㄐ一ㄝˇ ㄎㄜˇ
繁體飲鴆解渴
感情飲鴆解渴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的方法不對。
近義詞飲鴆止渴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上氣不接下氣(意思解釋)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釋)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南轅北轍(意思解釋)
- 誅求無度(意思解釋)
- 揮霍無度(意思解釋)
- 算無遺策(意思解釋)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意思解釋)
- 銷聲匿跡(意思解釋)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釋)
- 鳳毛麟角(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飲鴆解渴的意思解釋、飲鴆解渴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黃臺之瓜 | 黃臺:指《黃臺瓜辭》,為唐李賢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則天不能再廢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犀牛望月 | 比喻見到的不全面。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后。同“寧為雞口,無為牛后”。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擦肩而過 | 擦:挨。挨著肩而溜走。指沒有抓住機會。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無稽之談 | 稽:音機;查考;談:話語;傳言。沒有根據的說法。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耳聰目明 | 聰:聽覺靈敏。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 |
無窮無盡 | 窮、盡:完。沒有盡頭;沒有限度。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