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何底止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伊于胡底”。
出處魯迅《〈朝花夕拾〉后記》:“起觀斯世之忍心害理,幾全如陳叔寶之無心肝。長此滔滔,伊何底止?”
基礎信息
拼音yī hé dǐ zhǐ
注音一 ㄏㄜˊ ㄉ一ˇ ㄓˇ
感情伊何底止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對不好的現象表示感嘆。
近義詞不堪設想、伊于胡底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說雨談云(意思解釋)
- 直截了當(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夫唱婦隨(意思解釋)
- 不到黃河心不 (意思解釋)
- 暴取豪奪(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粗制濫造(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對頭(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立地書櫥(意思解釋)
- 平地一聲雷(意思解釋)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背鄉離井(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大勢所趨(意思解釋)
- 材優干濟(意思解釋)
- 息息相關(意思解釋)
※ 伊何底止的意思解釋、伊何底止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費盡心思 | 心思:計謀。挖空心思,想盡辦法。形容千方百計地謀算。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夠。 |
改過遷善 | 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
不分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牛后:牛的肛門。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頓挫抑揚 |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奏。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進銳退速 | 銳:迅速。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吊:慰問。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便還就孤 | 就撤回到我這里.。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顧景慚形 | 看著身影,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稱號等而感到慚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