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三公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公:古代諸侯國君的通稱。一個國家有三個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權不統(tǒng)一,使人不知道聽誰的話好。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五年》:“一國三公,吾誰適從?”
例子武夫當?shù)绖輿皼埃粐l適從。(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七十四回)
基礎信息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一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繁體一國三公
感情一國三公是貶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政出多門
英語state with three ruler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將計就計(意思解釋)
- 發(fā)綜指示(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反面無情(意思解釋)
- 揚威耀武(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各盡所能,按勞分配(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穩(wěn)如泰山(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zhàn),東蕩西 (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勢在必行(意思解釋)
- 鳳友鸞交(意思解釋)
- 倒載干戈(意思解釋)
- 小巫見大巫(意思解釋)
- 現(xiàn)實主義(意思解釋)
- 足履實地(意思解釋)
※ 一國三公的意思解釋、一國三公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坐薪懸膽 | 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殘。 |
師心自是 | 師心:以心為師。指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 |
噓寒問暖 | 問冷問熱;口可出熱氣使受寒的人溫暖。形容對別人的生活非常關心。噓:緩緩吹氣。 |
橫眉冷對千夫指 | 比喻以憤恨和輕蔑的態(tài)度對待敵人的攻擊。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氣充志驕 | 謂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現(xiàn)新的好形勢。 |
大包大攬 | 把事情、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 |
篤近舉遠 | 篤:忠實,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系近的厚道,對關系遠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
空費詞說 | 說的話別人不聽,等于白說。 |
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魚 網(wǎng)破 | 不是魚 ;就是網(wǎng)破。指拼個你 我活。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驕傲自滿 | 自高自大;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 |
舉足輕重 | 一挪動腳;就會影響兩邊的分量。原指一個實力強的人處于兩方之間;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會打破均勢。比喻地位極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記》:“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yè)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餓殍滿道 | 殍:餓 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 的人的 。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 于饑寒的慘狀。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