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三嘆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原指宗廟的樂曲;一個人唱;三個人贊嘆應和。
出處先秦 荀況《荀子 禮論》:“清廟之歌,一倡而三嘆也。”
例子他故作閑適,來掩蓋他的失意,借這一唱三嘆來發發牢騷。
基礎信息
拼音yī chàng sān tàn
注音一 ㄔㄤˋ ㄙㄢ ㄊㄢˋ
繁體一唱三嘆
正音“一”,不能讀作“yì”。
感情一唱三嘆是褒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辨形“唱”,不能寫作“昌”。
近義詞繞梁三日、余音繞梁、字正腔圓
反義詞驢鳴狗吠
英語One sang and the other three joined i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新仇舊恨(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狐 首丘(意思解釋)
- 暈頭轉向(意思解釋)
- 又紅又專(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兢兢戰戰(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鐵樹開花(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一唱三嘆的意思解釋、一唱三嘆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渾然一體 | 渾然:完整不可分。融合成為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篤近舉遠 | 篤:忠實,厚道;舉:舉薦,選拔。對關系近的厚道,對關系遠的舉薦,指同等待人。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結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鴻儒碩學 | 鴻儒:大儒;碩學:有很多學問的人。泛指學識淵博、造詣很深的學者。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恐后爭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進。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豐功偉績 | 豐:多;偉:大;顯赫。偉大的功勛和成就。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 后的 。餓 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 的悲慘景象。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忠果正直 | 忠誠果斷,持正剛直。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