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出處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趙云傳》:“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裴松之注引《趙云別傳》:“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云有伏兵,引去。”
例子秦顯家的聽了,轟去了魂魄,垂頭喪氣,登時偃旗息鼓,卷包而去。(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十二回)
基礎信息
拼音yǎn qí xī gǔ
注音一ㄢˇ ㄑ一ˊ ㄒ一 ㄍㄨˇ
繁體偃旗息皷
正音“息”,不能讀作“xǐ”。
感情偃旗息鼓是中性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停止斗爭等。
辨形“偃”,不能寫作“揠”。
辨析見“銷聲匿跡”。
謎語武松
近義詞銷聲匿跡
反義詞大張旗鼓、重整旗鼓
英語cease fire
俄語со свёрнутыми знамёнами(уходить в подполье)
日語旗(はた)を倒(たお)し鼓(つづみ)を打(う)つのをやめる;やめる,停止(ていし)する
法語rouler ses drapeaux et faire taire ses tambours(cesser toutes activité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故步不離(意思解釋)
- 珠宮貝闕(意思解釋)
- 流離顛沛(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東道主(意思解釋)
- 發人深思(意思解釋)
- 煙消云散(意思解釋)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釋)
- 胡同(意思解釋)
- 強顏歡笑(意思解釋)
- 風卷殘云(意思解釋)
- 去住兩難(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的意思解釋、偃旗息鼓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得意洋洋 | 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
鐵郭金城 |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廣闊天地 |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
群龍無首 | 首:頭;引申為領袖。一群龍沒有領頭的。比喻沒有領頭的;無從統一行動。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令人滿意 |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無關緊要 | 緊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會影響大局。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偶語棄市 | 偶語:相對私語;棄市:在鬧市執行 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對私語也會遭到 身之禍。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進進出出 | 走進走出,穿進穿出。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淺見薄識 | 淺見:膚淺的見解。形容見聞不廣,知識貧乏。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服氣吞露 | 服氣:導引之術,即氣功。指修煉道術。 |
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