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替可否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同“獻可替否”。
出處《明史·職官志》:“掌獻替可否,奉陳規誨。”
基礎信息
拼音xiàn tì kě fǒu
注音ㄒ一ㄢˋ ㄊ一ˋ ㄎㄜˇ ㄈㄡˇ
繁體獻替可否
感情獻替可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提出興革的建議。
近義詞獻可替否、獻可替不
英語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釋)
- 初出茅廬(意思解釋)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釋)
- 進本退末(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唯物主義(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湖海飄零(意思解釋)
- 無所用心(意思解釋)
- 進退維谷(意思解釋)
- 泣不成聲(意思解釋)
- 不言而喻(意思解釋)
- 不櫛進士(意思解釋)
- 蠻不講理(意思解釋)
- 奪其談經(意思解釋)
- 罪魁禍首(意思解釋)
※ 獻替可否的意思解釋、獻替可否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人不眨眼 | 本來是禪宗用語。 人連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 成性;極端的暴虐兇殘。 |
著手回春 |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也比喻醫術高明。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當仁不讓 | 碰到應該做的好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托;不謙讓。當:面對著;仁:原指正義的事;現泛指應該做的好事。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趕盡 絕 | 驅除干凈;徹底消滅。比喻殘忍狠毒;不留余地。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法不阿貴 | 法:法律。阿:偏袒;討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權勢富貴的人。意思是秉公執法;不畏權貴。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撥亂濟危 | 平定亂世,救濟危難。亦作“撥亂濟時”。 |
老牛舐犢 | 舐:舔;犢:小牛。老牛舔著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憐愛兒女。 |
首尾兩端 | 兩端:拿不定主意。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
亂作一團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
成己成物 |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