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諸水濱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濱:水邊。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干。
出處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四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例子若夫昭王不返,惟膠舟之故,君其問諸水濱,寡君不敢任咎。(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三回)
基礎信息
拼音wèn zhū shuǐ bīn
注音ㄨㄣˋ ㄓㄨ ㄕㄨㄟˇ ㄅ一ㄣ
繁體問諸水濱
感情問諸水濱是貶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聲不響(意思解釋)
- 信及豚魚(意思解釋)
- 將功補過(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釋)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釋)
- 當機立斷(意思解釋)
- 年少無知(意思解釋)
- 舉善薦賢(意思解釋)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生 有命(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散帶衡門(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釋)
※ 問諸水濱的意思解釋、問諸水濱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絲不茍 | 茍:茍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
連綿不絕 | 連續而不中斷。 |
響答影隨 | 如應聲和答、形影相隨。比喻兩者緊密相連。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前因后果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什么果;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八斗之才 | 八斗:指量多;才:才華。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詩文多而華美。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花拳繡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 |
直搗黃龍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光前啟后 | 猶“光前裕后”。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問事完畢。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辦公或審理案件結束。現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時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難或問題時;向后退縮。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前赴后繼 | 赴:奔赴。前面的沖上去了;后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斗;奮勇沖 向前。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亂作一團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
步步深入 | 一步一步地進入事物的內部。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異軍突起 | 異軍:另外一支軍隊。指另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突然興起。 |
音容如在 | 聲音和容貌仿佛還在。形容對 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腦瓜不靈 | 指人不聰明,思想轉不過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