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知十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例子許地山《玉官》:“她每是講頭解尾,聞一知十。”
基礎信息
拼音wén yī zhī shí
注音ㄨㄣˊ 一 ㄓ ㄕˊ
繁體聞一知十
感情聞一知十是褒義詞。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聞一知二
英語a word to the wise is sufficient(from one learn all)
拉丁語ab uno disce omne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從俗就簡(意思解釋)
- 囊螢映雪(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窮途潦倒(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釋)
- 奇才異能(意思解釋)
- 趕盡 絕(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白日見鬼(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釋)
- 節哀順變(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恐后爭先(意思解釋)
※ 聞一知十的意思解釋、聞一知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燈蛾撲火 | 比喻自己找 。 |
手下留情 | 下手處理事情時;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絕。 |
攀龍附鳳 | 附:接觸、依附。比喻巴結或投靠有權勢聲望的人。 |
好說歹說 | 形容用各種理由或方式請求或勸說。 |
不過爾爾 | 爾爾:如此如此。不過如此而已。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不到黃河心不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 心。 |
供不應求 |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供:供應。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絆腳石 | 絆腳的石頭,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龍馭上賓 | 亦作“龍御上賓”?!妒酚洝し舛U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龍乃上去?!焙笠蛴谩褒堮S上賓”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意為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 ,要命。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氣味相投 | 氣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來。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