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韜武略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文有計謀;武有策略。指智勇雙全。韜、略:《六韜》、《三略》是古代的兵書;后來稱用兵的計謀策略叫韜略。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7回:“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
例子你便有文韜武略,怎逃出地網天羅。(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七回)
基礎信息
拼音wén tāo wǔ lüè
注音ㄨㄣˊ ㄊㄠ ㄨˇ ㄌㄩㄝˋ
繁體文韜武畧
感情文韜武略是褒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辨形“韜”,不能寫作“滔”。
近義詞文武雙全
英語military expertise/strateg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天經地義(意思解釋)
- 窮途潦倒(意思解釋)
- 自己人(意思解釋)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紫陌紅塵(意思解釋)
- 外圓內方(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膽寒發豎(意思解釋)
- 謙受益,滿招損(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釋)
- 詐奸不及(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煢煢孑立(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文韜武略的意思解釋、文韜武略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鳥長大后,銜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報答養育之恩。 |
超俗絕世 | 謂超出世俗,無人可比。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偉,相貌出眾。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量多或范圍廣。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用心良苦 | 費勁心血 |
損人不利己 |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 |
秣馬厲兵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和風細雨 | 溫和的風和細小的雨。本指自然現象;現多指用和緩的態度和方式處理問題。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量。極微小的數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大失所望 |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姻親。 |
折臂三公 | 晉代的羊枯,曾墜馬折斷手臂,官至三公。指貴官墮馬。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春冰虎尾 |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專一,反復無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