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符合契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孫策傳》:“術甚奇之,以堅部曲還策”裴松之注引《吳歷》:“一與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例子北周·庾信《齊王進赤雀表》:“即事所觀,同符合契。”
基礎信息
拼音tóng fú hé qì
注音ㄊㄨㄥˊ ㄈㄨˊ ㄏㄜˊ ㄑ一ˋ
感情同符合契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多用于見解與現象等。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樂道安命(意思解釋)
- 輕而易舉(意思解釋)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釋)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釋)
- 反復無常(意思解釋)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意氣風發(意思解釋)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釋)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意思解釋)
- 壽元無量(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粗服亂頭(意思解釋)
- 赴湯蹈火(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男大當婚(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快人快語(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狂風暴雨(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釋)
※ 同符合契的意思解釋、同符合契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故家喬木 | ①謂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眾。②喻指鄉賢。 |
習非成是 |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暮史朝經 | 經:指儒家經典。晚上讀史書,早晨讀經書。形容勤奮好學。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流離轉徙 | 輾轉遷移,無處安身。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危急關頭 | 不可預見的緊急關頭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動以避免造成災難。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火燭銀花 | 猶火樹銀花。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不開口 | 至 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眾建賢才 | 建:建樹;賢才:優秀的人才。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