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言不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套言:客套話;陳:陳述。套話不多說了。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4回:“九娃拿了一封書,遞于紹聞,書上寫道:‘字啟譚大哥下入目。茲啟者,套言不陳。’”
例子我們都是老朋友,套言不陳,就此打止吧
基礎信息
拼音tào yán bù chén
注音ㄊㄠˋ 一ㄢˊ ㄅㄨˋ ㄔㄣˊ
繁體套言不陳
感情套言不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信等。
近義詞套言不敘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舉例發凡(意思解釋)
- 倒栽蔥(意思解釋)
- 風言影語(意思解釋)
- 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意思解釋)
- 敬業樂群(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冰解的破(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舉重若輕(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釋)
- 擦肩而過(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粉墨登場(意思解釋)
- 橫七豎八(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一剎那(意思解釋)
- 一覽無余(意思解釋)
- 罵罵咧咧(意思解釋)
※ 套言不陳的意思解釋、套言不陳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萬眾一心 | 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
命中注定 | 命:命運;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預先決定。舊時迷信說法;指命運早已決定了。 |
將功補過 |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紛亂如麻 | 麻:麻團。交錯雜亂像一團亂麻。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卑鄙齷齪 | 齷齪:骯臟。品行惡劣下流。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訴別人。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 |
不寧唯是 | 寧:請助詞,無義;唯:只是;是:這樣。不只是這樣。即不僅如此。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惴惴不安 | 指擔心害怕(惴惴:恐懼、擔憂的樣子)。 |
可有可無 | 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指無關緊要或不很重要。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 | 鴛鴦:鳥名,比喻夫妻。喬太守審理案件時將錯就錯,亂點鴛鴦,將三對夫妻相互錯配。比喻胡亂指揮。 |
以夷制夷 | 夷:舊時泛指外族或外國。利用外族或外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使其相互沖突;削弱其力量。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爭,施行仁政。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豁然開朗 | 豁然:開闊敞亮的樣子;開朗:地方開闊;光線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心情十分舒暢。 |
慢條斯理 | 形容說話做事動作緩慢;不慌不忙。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