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不及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一句話說出口,駟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例子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 貓怪三則》:“今偶脫于口,駟不及舌,悔亦何及。”
基礎(chǔ)信息
拼音sì bù jí shé
注音ㄙˋ ㄅㄨˋ ㄐ一ˊ ㄕㄜˊ
繁體駟不及舌
感情駟不及舌是中性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指說一不二。
近義詞駟馬難追
英語What is said cannot be unsaid.(A word and a stone let go cannot be recalled.)
拉丁語Nescit vox missa reverti.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春風(fēng)化雨(意思解釋)
- 掉舌鼓唇(意思解釋)
- 刻骨銘心(意思解釋)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有權(quán)有勢(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進(jìn)讒害賢(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舉止嫻雅(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千真萬確(意思解釋)
- 風(fēng)風(fēng)雨雨(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福善禍淫(意思解釋)
- 昏聵無能(意思解釋)
- 三十六計(jì),走為上計(jì)(意思解釋)
- 面授機(jī)宜(意思解釋)
- 材優(yōu)干濟(jì)(意思解釋)
- 天下為一(意思解釋)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釋)
※ 駟不及舌的意思解釋、駟不及舌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龍飛鳳舞 | 像龍?jiān)陲w騰;像鳳在歡舞。原形容山勢蜿蜒曲折;奔放雄偉。舊時(shí)迷信;認(rèn)為是帝王氣象。現(xiàn)形容書法筆勢飄逸多姿。多指草書。 |
逆道亂常 | 指違背道德綱常。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有膽有識 | 既有膽量又有見識。 |
頭面人物 | 指在社會(huì)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多含貶義)。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jù)、例證。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處。比喻無限高遠(yuǎn)的地方。 |
促膝談心 | 促:挨近;促膝:膝蓋挨近膝蓋。形容面對面靠近坐著;親密地交談心里話。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huì)吃飯喝酒,不會(huì)做事的人。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shí)現(xiàn)天下的大道。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東西。形容對情況清楚得就像指點(diǎn)掌上的東西;給人看一樣。比喻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xiàn);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
改惡向善 | 指不再做惡,重新做好人。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勿謂言之不預(yù) | 不要說事先沒有說過,表示事前已講明白。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顛倒,尊卑不分。 |
池魚之殃 | 比喻因牽連而無端遭到的禍害。 |
甘之如飴 | 把它看成像飴糖那樣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從事某種辛苦工作或雖處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天緣湊合 | 天緣:自然的機(jī)緣。舊時(shí)認(rèn)為男女結(jié)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屬巧合。 |
雙管齊下 | 管:筆;齊:同時(shí)。雙手執(zhí)筆同時(shí)作畫。比喻為達(dá)到某個(gè)目的同時(shí)采取兩種措施或同時(shí)做兩件事情。 |
解甲休兵 | 見“解甲休士”。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個(gè)月之內(nèi)吃肉不覺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記了其它事情。也借用來形容幾個(gè)月不吃肉。 |
憂憤成疾 | 憂愁氣憤得病了。形容極其憂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