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無巨細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巨:大。事情無論大小,同等對待。亦作“事無大小”,“事無小大”。
出處《三國志·諸葛亮傳》:“政事無巨細咸于亮。”
例子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無巨細,悉究本末。宋·邵博《聞見后錄》卷十五
基礎信息
拼音shì wú jù xì
注音ㄕˋ ㄨˊ ㄐㄨˋ ㄒ一ˋ
繁體事無巨細
感情事無巨細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于口語。
近義詞事無大小
英語all kinds of work, no matter how big or trivial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龍飛鳳舞(意思解釋)
- 水至清則無魚(意思解釋)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釋)
- 不敢茍同(意思解釋)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釋)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眾喣山動(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離弦走板(意思解釋)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視 如歸(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進讒害賢(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饑不擇食(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事無巨細的意思解釋、事無巨細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積不相能 | 積:積久而成的;能:親善。指一向不和睦。 |
木本水源 | 樹的根本,水的源頭。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入吾彀中 | 彀:張滿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圍,比喻牢籠,圈套。進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內。比喻就范。 |
撥云見日 |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
一視同仁 | 視:看待;仁:仁愛。用博大的仁愛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獸。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親疏。 |
默不做聲 | 默:沉默。沉默不說一句話 |
蠢蠢欲動 | 蠢蠢:爬蟲蠕動的樣子。形容像蟲子一樣開始動彈。比喻敵人策劃準備進攻;或壞人準備搗亂破壞。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出頭露面 |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還指出面活動、做事、講話。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不可磨滅 | 磨滅:指痕跡、印象、功績、事實、道理等;經過相當長的時間逐漸消失。形容永遠不會消失。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立竿見影 | 立起竿子馬上就可以見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見功效。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形形色色 | 形容事物類別很多;各種各樣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這種形體;色色:原指生出這種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