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兼味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見“食不二味”。
出處《韓詩外傳》第八卷:“大侵之禮,君食不兼味,臺榭不飾,道路不除。”
例子《梁書·江革傳》:“至鎮,惟資公俸,食不兼味。”
基礎信息
拼音shí bù jiān wèi
注音ㄕˊ ㄅㄨˋ ㄐ一ㄢ ㄨㄟˋ
感情食不兼味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生活儉樸。
近義詞食不二味、食不累味
反義詞大吃大喝、食案方丈、食必方丈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十全十美(意思解釋)
- 初出茅廬(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釋)
- 當仁不讓(意思解釋)
- 安安靜靜(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視微知著(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不治之癥(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惡醉強酒(意思解釋)
- 之子于歸(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釋)
- 散言碎語(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性命攸關(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今古奇觀(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食不兼味的意思解釋、食不兼味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風言影語 | 捕風捉影的話語。 |
綠林大盜 |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廣大。形容普施恩德。 |
敬業樂群 | 專心學習,和同學融洽相處。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流離顛沛 |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形容生活艱難,四處流浪。 |
沒里沒外 | 里外不分,指說話做事不分場合。 |
萬里長城 | 指我國長城。也比喻國家所依賴的大將。現也比喻人民的軍隊。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前腳后腳 | 比喻緊跟著。 |
經緯天地 | 經:絲織品的直線;緯:絲織品的橫線。形容人的才能極大,能經營天下,治理國政。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形容婚姻美滿稱心。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反戈一擊 | 反:反轉;調轉;戈:古代的一種兵器;尖頭橫刃;長柄;像矛。調轉矛頭;向自己原來的營壘進攻。比喻掉轉方向;對自己陣營的壞人壞事進行斗爭。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打開天窗說亮話 | 比喻無須規避,公開說明。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樣厚重;形容恩義極為深重。 |
國士無雙 | 國士:國中杰出的人物。指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