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口不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鉗口:閉口。閉著嘴不說話。
出處《莊子·田子方》:“吾形解而不欲動,口鉗而不欲言,吾所學者,直土梗耳!”
例子遇廷爭則鉗口不言,羅譴責則引身潛避。(清 阮葵生《茶余客話》卷六)
基礎信息
拼音qián kǒu bù yán
注音ㄑ一ㄢˊ ㄎㄡˇ ㄅㄨˋ 一ㄢˊ
繁體鉗口不言
感情鉗口不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不說話。
近義詞緘口不言
反義詞口若懸河
英語keep one's mouth shut(hold one's tongue)
俄語прикусить язык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以文亂法(意思解釋)
- 正本溯源(意思解釋)
- 連綿不絕(意思解釋)
- 德重恩弘(意思解釋)
- 名山大川(意思解釋)
- 來去無蹤(意思解釋)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鐵面無私(意思解釋)
- 目不忍見(意思解釋)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家無儋石(意思解釋)
- 香火姻緣(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斗轉星移(意思解釋)
- 滿面春風(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無窮無盡(意思解釋)
※ 鉗口不言的意思解釋、鉗口不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貧乏。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點;教學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壓歲錢 |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 |
結黨營私 | 營:謀求。互相組成小集團;為謀得個人私利而干壞事。也作“植黨營私。”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半吊子 | 膚淺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說話隨便,舉止不沉穩的人。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不開口 | 至 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指手劃腳 | 用手指;用腳劃。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也比喻瞎指揮;亂加評論指責。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兵戎相見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見。指用戰爭解決問題。 |
珠還合浦 | 合浦:漢代郡名,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妙語連珠 | 連珠:串珠;像珠子一樣一個接一個串接著。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命途多舛 | 舛:不順,不幸。命運充滿不順。指一生坎坷,屢受挫折。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一網打盡 | 比喻一個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徹底肅清。 |
驚惶失措 | 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
神魂顛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態。 |
詩書發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
規規矩矩 | 指人的品行方正,謹守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