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甑不顧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出處《后漢書 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基礎信息
拼音pò zèng bù gù
注音ㄆㄛˋ ㄗㄥˋ ㄅㄨˋ ㄍㄨˋ
繁體破甑不顧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驕生慣養(yǎng)(意思解釋)
- 嚴刑峻法(意思解釋)
- 當機立斷(意思解釋)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釋)
- 弟子孩兒(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伸手不見五指(意思解釋)
- 諸如此類(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始終一貫(意思解釋)
- 強人所難(意思解釋)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釋)
- 英雄所見略同(意思解釋)
- 腦瓜不靈(意思解釋)
- 虎頭蛇尾(意思解釋)
- 豈有此理(意思解釋)
- 奪其談經(jīng)(意思解釋)
- 毛骨悚然(意思解釋)
- 罪有攸歸(意思解釋)
-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意思解釋)
- 一窩蜂(意思解釋)
※ 破甑不顧的意思解釋、破甑不顧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節(jié)用裕民 | 節(jié)約用度,使人民過富裕的生活。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旁征博引 | 旁:廣泛;征:征求;博:廣博;引:引證。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jù)、例證。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后用以指休戰(zhàn)或不聲不響停止行動。 |
難上加難 | 難:不容易。形容極端的難度。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zhàn)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捫心自問 | 捫:按;摸;心:胸口。摸著胸口;自己問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xiàn)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色厲內荏 | 色:神色;歷:歷害;內:內心。荏:軟弱;怯懦。形容外表嚴厲強硬;內心怯懦軟弱。 |
無所畏懼 | 畏懼:害怕。沒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西學東漸 | 漸:流入。西方的各種學說向東方流傳。 |
驚心悼膽 | 悼:戰(zhàn)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
顧影自憐 | 看著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原形容孤獨失意;現(xiàn)有自我欣賞的意思。 |
牛頭不對馬嘴 | 比喻答非所問或兩下不相合。 |
煙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作“云消霧散”。 |
留戀不舍 | 依戀著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xiàn)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xiàn)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xiàn);落得一場空。 |
間不容礪 | 謂磨治的時間也沒有。形容時間的短促。 |
可乘之機 | 乘:憑借;利用;機:機會。可以利用的機會。 |
及時雨 | 指莊稼正需要雨水時下的雨。比喻適時的幫助。 |
以訛傳訛 | 以:拿;把;訛:謬誤;錯誤的。把本來就不正確的東西流傳出去。 |
力不能支 | 力量不能支撐。表示事到危難時候;想要挽救、解決;但力量不夠。 |
直諒多聞 | 直:正直;諒:信實;多聞: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信實,學識廣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