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峽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排:排開;倒:翻倒。推開山岳,翻倒山峽。形容水勢猛,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4回:“但見城外水聲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峽之勢?!?/p>
基礎(chǔ)信息
拼音pái shān dǎo xiá
注音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ㄒ一ㄚˊ
繁體排山倒峽
感情排山倒峽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聲勢浩大。
近義詞排山倒海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輪扁斫輪(意思解釋)
- 曉以大義(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喜新厭舊(意思解釋)
- 穩(wěn)操勝券(意思解釋)
- 進道若退(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分路揚鑣(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釋)
- 不開口(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東施效顰(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立竿見影(意思解釋)
- 超然絕俗(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妙語連珠(意思解釋)
- 如出一轍(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歐風美雨(意思解釋)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釋)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釋)
- 屨及劍及(意思解釋)
-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意思解釋)
※ 排山倒峽的意思解釋、排山倒峽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假公濟私 | 假:借;濟:補益;助。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nèi)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萬馬奔騰 | 像無數(shù)匹馬奔跑跳躍。形容群眾性的活動聲勢浩大或場面熱烈。奔騰:跳躍著奔跑。 |
有權(quán)有勢 | 勢:地位和權(quán)力。既有權(quán)力,又有地位。 |
酒后茶余 | 指隨意消遣的空閑時間。 |
儉以養(yǎng)德 | 節(jié)儉有助于養(yǎng)成質(zhì)樸勤勞的德操。 |
信以為真 | 把假的當作真的。信:相信。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zhàn)或競技的雙方本領(lǐng)相當,不相上下。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shù)不多。 |
十惡不赦 | 十惡:舊刑律中規(guī)定的十種重罪。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
舉世無敵 | 全世界沒有能勝過的。 |
結(jié)纓伏劍 | 結(jié)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起 回生 | 把快要 的人救活。形容醫(yī)術(shù)高明。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tǒng)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輕重緩急 | 緩:慢;不急。指各種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辦的和可以慢一點辦的。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fù)勸說與開導(dǎo);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dǎo)。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guī)勸。 |
唯利是圖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獨;圖:貪圖;追求。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