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而不可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再:兩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出處明·歸有光《菎山縣倭寇始末書》:“勸借可暫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例子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俠女》:“戒生曰:‘事可一而不可再。’生不應而歸。”
基礎(chǔ)信息
拼音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注音ㄎㄜˇ 一 ㄦˊ ㄅㄨˋ ㄎㄜˇ ㄗㄞˋ
感情可一而不可再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處事。
英語for this once(just this onc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遏惡揚善(意思解釋)
- 披肝瀝膽(意思解釋)
- 體恤入微(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發(fā)綜指示(意思解釋)
- 溝滿壕平(意思解釋)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釋)
- 滿山遍野(意思解釋)
- 趕盡 絕(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繁文縟節(jié)(意思解釋)
- 百無一是(意思解釋)
- 一場空(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不在話下(意思解釋)
- 洗耳恭聽(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珠聯(lián)璧合(意思解釋)
※ 可一而不可再的意思解釋、可一而不可再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枉尺直尋 | 枉:彎曲;直:伸直;尋: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卻有一尋。比喻在小處委屈一些,以求得較大的好處。 |
是非口舌 |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物腐蟲生 |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比喻禍患的發(fā)生,總有內(nèi)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別人才能乘機打擊。 |
平淡無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沒有什么顯著的、出色的地方。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東扶西倒 | 從這邊扶起,卻又倒向那邊。比喻顧此失彼。也形容壞習氣太多,糾正了這一點,那一點又冒頭了。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diào)凄愴而婉轉(zhuǎn)。也作“悱惻纏綿”。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拔苗助長 | 比喻違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沖鋒陷陣 | 陷陣:攻破;深入敵陣。沖向敵人的防線;攻破敵人的陣地。形容作戰(zhàn)英勇。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倒裳索領(lǐng)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lǐng)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奇貨可居 | 奇貨:珍奇的貨物;居:囤積。囤積珍奇的貨物;以備高價售出。比喻憑借技藝或某種事物以獲取功名財利及其它好處。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yōu)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面有難色 |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tài)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guī)范;樂:教化的規(guī)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鮮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形容鮮血流淌不止。 |
子繼父業(yè)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yè)。 |
今古奇觀 | 奇觀:奇異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 |
滿面春風 | 春風:春天溫暖的風。本指春風拂面;溫暖宜人。現(xiàn)指心情喜悅;滿臉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藹熱情的面容。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