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為鵠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喻仿效雖不逼真,但還相似。
出處明·鄭瑗《井觀瑣言》第一卷:“揚氏《法言》、王氏《中說》,所謂刻木為鵠者也。”
基礎(chǔ)信息
拼音kè mù wéi hú
注音ㄎㄜˋ ㄇㄨˋ ㄨㄟˊ ㄏㄨˊ
繁體刻木為鵠
感情刻木為鵠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近義詞刻鵠類鶩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博通經(jīng)籍(意思解釋)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釋)
- 進種善群(意思解釋)
- 革風易俗(意思解釋)
- 難言之隱(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釋)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目不忍見(意思解釋)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釋)
- 東扶西倒(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大張旗鼓(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戶告人曉(意思解釋)
- 國泰民安(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樹欲靜而風不止(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yè)(意思解釋)
※ 刻木為鵠的意思解釋、刻木為鵠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奔走相告 | 奔;走:跑。奔跑著互相轉(zhuǎn)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時;急迫地互相轉(zhuǎn)告有關(guān)的人。 |
流離瑣尾 | 比喻處境由順利轉(zhuǎn)為艱難。 |
改過遷善 | 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興前業(yè)。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安安靜靜 | 指沒有聲音,沒有吵鬧和喧嘩。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功成名就 | 功:功業(yè)。就:達到。功績?nèi)〉昧耍曇灿辛恕?/td>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xiàn)。形容夫妻和睦。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偶一為之 | 偶:偶爾;偶然;為:做;干;之:代詞;代某件事。偶爾做一回。 |
常年累月 | 長年累月,形容經(jīng)過的時間很長。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飯囊酒甕 |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不會做事的人。 |
不開口 | 至 也不說話。指緘口不言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公子哥兒 |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不務(wù)正業(yè)的子弟。 |
受益匪淺 | 匪:通“非”。得到的好處很多。 |
通時合變 | 同“通權(quán)達變”。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氣。形容遠大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