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后光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絕:斷絕;光:光大,擴充。擴充了前人所不及的事,做出了后人難以做到的事。形容功業偉大或成就卓著。
出處宋 洪邁《容齋四筆 藍田丞壁記》:“而堤文友拔超峻,光前絕后,以柳視之,殆猶碔砄之美玉也。”
例子相王格論,絕后光前。(唐 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三)
基礎信息
拼音jué hòu guāng qián
注音ㄐㄩㄝˊ ㄏㄡˋ ㄍㄨㄤ ㄑ一ㄢˊ
繁體絶后光前
感情絕后光前是褒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人的功勞或成就。
近義詞空前絕后、光前絕后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藝高人膽大(意思解釋)
- 刻骨銘心(意思解釋)
- 壓歲錢(意思解釋)
- 因噎廢食(意思解釋)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釋)
- 歸馬放牛(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讜言直聲(意思解釋)
- 氣吞牛斗(意思解釋)
- 嘰嘰喳喳(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善善惡惡(意思解釋)
- 綿里藏針(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進進出出(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舉目無親(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意惹情牽(意思解釋)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釋)
- 阿時趨俗(意思解釋)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釋)
- 政通人和(意思解釋)
※ 絕后光前的意思解釋、絕后光前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禍亂滔天 | 形容災禍、戰亂極其嚴重,天下動蕩不安。 |
所作所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談。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意氣風發 | 意氣:意志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
龍騰虎躍 | 騰、躍:跳起;跳躍。像龍那樣飛騰;像虎那樣跳躍。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也作“龍跳虎躍。” |
倒懸之危 | 倒懸:象人被倒掛著一樣。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有目共睹 | 睹:看見。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見。形容極其明顯。 |
大開方便之門 | 給予極大的方便。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戰戰業業 | 戒慎畏懼貌。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熱氣騰騰 | 熱氣:溫度高的氣體;騰騰: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原意為熱氣盛大。比喻情緒高漲;氣氛熱烈。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千真萬確 | 真:真實;確:確實。形容情況非常確實。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 緣:緣分。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聚在一起。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也聚不到一塊。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極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進入化境。形容技藝達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