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筋縮脈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n jīn suō mài
基本解釋筋:筋骨;縮:緊縮;脈:血管。形容神經非常緊張。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7卷:“柯陳兄弟見汪秀才意思坦然,雖覺放下了些驚恐,也還心緒不安,牽筋縮脈。”
暫未找到成語牽筋縮脈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牽筋縮脈)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清清楚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又見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勝衣,故憨憨的只管貪看。” |
裾馬襟牛 |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
空穴來風 | 戰國 楚 宋玉《風賦》:“臣聞于師:‘枳句來巢,空穴來風。’” |
楊柳依依 |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
閉關自守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閉門自守,又坐鄰伍鑄錢挾銅,奸吏因以愁民。” |
路無拾遺 |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中都魯邑制為養生送 之節,長幼異食、如禮年五十異食也強弱異任、任謂力作之事各從所任不用弱也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
逆來順受 | 宋 無名氏《張協狀元》戲文第12出:“逆來順受,須有通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