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如斗大的成語故事

拼音dǎn rú dǒu dà
基本解釋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 時見剖,膽如斗大。”
膽如斗大的典故
三國時期,魏軍大舉進攻蜀國,姜維放棄陰平而退守劍閣,鐘會勸姜維投降。姜維堅決拒絕。蜀亡后,鐘會暗地里謀劃背叛魏國。姜維認為這是復興漢室的機會,為他出謀劃策,事敗被魏軍所 ,剖開其肚,見其膽大如斗。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膽如斗大)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回心轉意 | 元 高則誠《琵琶記》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轉意時節,且更耐看如何?”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誅求無度 | 《舊唐書·于頔傳》:“擅興全師,僭為正樂,侵辱中使,擅止制囚, 戮不辜,誅求無度,臣故定謚為厲。” |
壓歲錢 | 清·曹雪芹《紅樓夢》:“兩府男婦小廝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禮畢,散押歲錢、荷包、金銀錁,擺上合歡宴來。”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肝膽過人 |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安步當車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