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牽羊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ùn shǒu qiān yáng
基本解釋順:方便。指順手把羊牽走。比喻順便利用可乘之機施展手法或手腕。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效馬效羊者右牽之。鄭玄注:“用右手便。”
順手牽羊的典故
梁山泊好漢們在宋江的帶領下打敗遼國的入侵,又奉命清剿河北的田虎暴動。在清剿的過程中,田虎的大將馬靈會巫術,被公孫勝破解。馬靈如飛逃去,戴宗作法也追不上。恰好碰到花和尚魯智深,一禪杖把馬靈打倒,順手牽羊把他捆了交戴宗看押。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順手牽羊)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輪焉奐焉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美哉輪焉!美哉奐焉!” |
亦復如是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劉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撫御,一日雖有數千人歸投,其逃散而去,亦復如此。所以卒無所建。” |
手锏 | 艾煊《大江風雷》第四部:“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 手锏,這兩句話拋出去,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啞口無言。” |
著手回春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3章:“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 |
刻骨銘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空谷傳聲 | 南朝 梁 蕭衍《凈業賦》:“若空谷之應聲,似游形之有影。”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學而不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