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罷不能的成語故事

拼音yù bà bù néng
基本解釋罷:停;歇。想停止卻又收不住。指因各種原因(包括迫于形勢)無法中止。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欲罷不能的典故
顏回是魯國人,和父親顏路一起來跟隨孔子學習。學習一段時間后,顏回嘆道∶“夫子講的道理,越仰望越顯得高遠,越鉆研越覺得堅深,看似在面前,一會又出現在背后。夫子循序漸進地教我,用語言來打開我的智慧,用禮義來約束我的行為,現在我想停止不學也不可能了(欲罷不能)。盡管我已經用盡了我的力量,可是距離夫子講的道理依然很遠,我想去追從,卻總感到跟不上。”
顏回很窮,常常只能吃一小碗飯、喝一瓢湯、住簡陋的房子,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苦,他卻樂在其中。孔子說他是好樣的。
后來顏回 了。有一回魯哀公問孔子:“弟子之中誰最好學?”孔子說:“曾經有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不亂發脾氣、不犯兩次錯誤,不幸短命 了!再也沒有好學的了?!?/p>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欲罷不能)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逍遙法外 | 南朝 梁 蕭統《梁昭明集 林鐘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跡冰床,披莊子之七篇,逍遙物外;玩老聃之兩卷,恍惚懷中?!?/td> |
轍鮒之急 | 戰國·宋·莊周《莊子·外物篇》:“車轍中有鮒魚焉,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td> |
秋水伊人 | 《詩經 秦風 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詩:“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td> |
顧后瞻前 |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處實效功 |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