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釁而動的成語故事

拼音guān xìn ér dòng
基本解釋釁:縫隙,裂痕。瞄準敵人的空隙進行進攻。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二年》:“隨武子曰:‘善。會聞用師,觀釁而動。’”
暫未找到成語觀釁而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觀釁而動)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革風易俗 | |
謳功頌德 | 西漢·司馬遷《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心里有鬼 | 莫應豐《將軍吟》第28章:“你這個小子,心里有鬼,不甘心。” |
處實效功 |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qū)被擄。” |
刀光劍影 | 南朝 梁 吳筠《戰(zhàn)城南囚首》:“劍光揮夜電,馬汗晝成泥。”又《邊城將》:“刀含四尺影,劍抱七星文。” |
今是昨非 | 晉 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
粗服亂頭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服亂頭皆好。時人以為玉人。” |
有血有肉 | 秦牧《藝海拾貝 核心》:“但是總覺得那種思想交鋒并不是有聲有色,有血有肉,語言獨特,激動人心的。” |
穢德垢行 | 宋 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中材解體,銷聲滅影,穢德垢行,以避此名。” |